第155章飞行员太少(1 / 2)

1942风起南洋 潜水老猿 3954 字 2023-12-29

先锋军第一钢铁厂的厂址定位在了赛松本。

这里交通方便,水运陆运都便捷,距离铁矿近,距离万象和万荣的煤矿也近,水源也更充足,周围也勘探到了石灰岩和白云岩,高炉炼铁的原料基本都有了。萤石一类的辅助原料,用不了多少,可以直接从外边运来。

只要确定了厂址,先锋军的钢铁厂建设的很快。

一切设备年初就在准备了。

国内有一套运到后方的100吨的高炉没有使用,因为原料问题和投资费用的问题,一直在闲置,被先锋军廉价收购了。国内现在铁厂破产了好几家,机器设备和人员都是现成的。在这个耐火砖都得进口的年代,要想快速形成生产力,先锋军也只能拿着美金买买买。

重新换了一个矿山,化验矿石、寻找高炉炉址又费了些时间。

现在100吨的高炉建造格外麻烦,费上一两年工夫都是正常。赵易和李衡一开始都没打算直接用这个高炉。

日产20吨的高炉国内应用的较多,经验最为丰富。

一起和先锋军合作的严恩棫和靳树梁之前设计过20吨的高炉,刘刚设计过10吨马丁炉。

除了这三人,李衡把熟悉的周志宏、周行健、周仁、王之玺等人一起召集了起来,他们虽然不愿意加入先锋军,合作却不成问题。根据过去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李衡的一点未来工艺,并用计算机进行了优化,重新设计了一款20吨高炉。虽然不可能做到李衡心中的半吨焦比的标准,却已经完全压到了一吨以内。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标准绝对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在七八十年代,中大高炉平均炼一吨铁还得需要8百多公斤的焦炭,小高炉的消耗要更高。

李衡仅仅是优化了高炉和部分工序,改良了一下热风炉,就把平均13吨,最好11吨的焦炭消耗压缩进了1吨以内,对很多人来说已经逆天了。却不知道李衡还有更逆天的手段,根本不敢用。

李衡虽然实践少了些,但基础知识和见识一点不少。

后世华夏大暴钢铁,钢铁的知识了解更多。七十多年的技术发展,让李衡把那些新理念都弄出来,就足以让焦比降到半吨左右,一个让现在全世界都能目瞪口呆的地步。可就凭现在的钢铁产量,对国内和先锋军无益,只会资敌。李衡在钢铁厂选址的时候,更多是为了考虑未来的规划。

而现在李衡也只能尽量用现有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加上一点小小的改良,借助计算机工具,最大限度的优化小高炉,最后的结果已经让众人惊喜不已了。

国内众人当即要回去改造现有的高炉,当然也只能改造,新建高炉国内兴趣不大,没有资金没有支持,国内炼铁业又不景气了,如何新建

李衡却是一口气建了5座。

无论是国内的技术人员还是工人,丰富的经验可以减少各项成本,标准一样的5座可以让工序更标准化,建造方便也省时间。5座分散的小高炉也不怕日军一口气全给破坏了。

没有完全压制日军空中力量前,100方的高炉不会建造。高耸入云的浓烟简直就是给日本人指引轰炸的目标。

“老大,你不愿意在川圹高原上建钢铁厂,是不是有其他想法比如考虑到了日本人的轰炸。”李衡也知道自己考虑问题不如赵易全面,曾问他道。他原来还计划用100吨高炉的,在他眼中,这已经是小高炉了。

“安全问题不解决,谈发展工业就是空谈。当然交通才是主要的。要说有想法,我倒是真犹豫过,川圹高原环境气候很合适发展畜牧业的。在东南亚,这样的地方可不多。”赵易笑呵呵道,“不过眼下还是优先发展工业。”

其实在发展过程中,工业和农业优先度的矛盾一直不少。

有时候必然得有一个要做出部分牺牲。

没有粮食吃,自然要以粮为本,大力发展农业。但若是只考虑农业,没有工业,被人欺负了打上门来,连口粮都要被人抢走。

赛松本周围良田不少,一样要为工业让路。以后的钢铁厂少不了污染水体和周围的空气,为了领土的安全,也需要付出环保的代价。纵使李衡有后世的不少环保手段,成本的高昂让先锋军的生存会更为艰难。

战时为了工业发展,再高的成本也得接受。

比如现在为了保护钢铁厂,先锋军需要发展更强大的空军,抵御日本人的攻击。

就算是20吨的小高炉,也容易成为日本人的轰炸目标,只有靠把日军敌机阻挡在工厂之外了。

美国陆航还要兼顾印度和国内,先锋军不能指望他们守护自己的地盘,这一段时间,先锋军的空军实力不断激增,终于有了空军的样子。

现在先锋军的雷电战机数量已经拥有了54架,建立了4个雷电战斗机中队,隶属2个飞行大队,加上一个轰炸机大队,一个运输机中队,一个侦察机中队,先锋军的空军已经组建起了一个编制超过五千人,拥有各类飞机81架的航空团。

美国人在43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