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终于来了”李衡紧握着赵易的双手,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很多年以后,某一幅著名的大型油画中,李衡依然是面带笑容,却根本看不到一点泪痕。类似许多的画作和影视作品中,也同样没有李衡流泪的情景,之后叶关激动的拥抱李衡,揉乱了他的头发,也鲜有人提及。为尊者讳,总之,这一次三人的见面是一次伟大的,足以决定未来先锋军命运的会师。后世一般称之为镇越会师。
当然也有人提出异议,三人碰面的地方是镇越,要论起会师,两支队伍碰面的地方主要还是芒新,所以又有人称之为芒新会师。
芒新这个小镇后来改了名字,因为移居过来的人以芒新靠近华夏称呼为近华,逐渐演变为锦华或者金华,国内已经有个金华了,所以后来统一称芒新为锦华。
这一次的会师,很多年后的考试题目中,有些标准答案注明的是锦华会师。
另有考试题目中,先锋军的第一个根据地,标准答案同样是锦华。
书本上的答案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很标准。
先锋军最早拓展出的根据地应该还要加上镇越县。
先锋军跟随的人中,尤其是李衡带到镇越县的那批人,无论是国内的人,还是南洋的华人华侨,都希望有个稳定的环境。经过了日本人一闹腾,安稳压倒了一切。当初赵易和李衡从惠通桥西岸忽悠他们千里行军来的时候,让很多人动心的就是安全。
镇越县虽然地处边境,却是紧靠法属印度支那。在经过了小道消息流传后,很多人都知道了,法国人现在跟德国人混,德国人又和日本人是盟友,很简单的就推断出一个结论,日本人不会轻易攻打法国人的殖民地。
人们相信了这么一个简单的结论,宁愿忍受边境的蛮荒和穷苦。在保山被轰炸遭遇兵灾后,人们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到了镇越后,李衡再让他们进入寮国境内,他们自然也不愿意。
“人们都认为把厂子建在国内是最安全的。我也没办法劝说。”李衡向赵易叫苦道。
“嗯。没关系,一切很快就会好起来。”赵易安慰他道。技术宅向来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也从来不愿去劝说别人,李衡能维持住整个队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况且他已经在镇越县建起了一座小兵工厂。
从惠通桥带来的队伍中,有雷允飞机制造厂的技工,有从保山和雷允运来的机器,飞机造不了,枪械制造却不成问题,只要有人去组织。李衡不喜欢去强求别人,但他还是用技术征服了一部分技术人员,亲自带领着开始了生产。
“我给你的机器名单,这一次你都带来了吗机器全了,我们就可以开工造枪了。”有了赵易的承诺,或者说赵易来了后,李衡心情立即放松,转而问起了自己感兴趣的事。
他现在最想的就是造枪。
先锋军武器一直没有统一。因为在泰国哨所的顺利,赵易本来打算一开始先以缴获的日式武器拉队伍,可惜在日军占优势的情况下,武器弹药补充都较困难。于是,先锋军的武器装备开始混杂,日械、德械、美械都有,缺少武器的时候,也不挑食,连远征军中装备的苏械武器,也都拿来就用。虽然后勤混乱,但现实情况下,只能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等到李衡带队来到了选定的根据地附近后,在有人有机器的情况下,李衡想统一武器规格了。
三人早就针对这个商量过好几次了,后世网络中也有众多的意见可以参考,关于先锋军未来武器的标准早有定论。
“丛林作战,不同于国内北方的平原战斗。平原上需要的是远距离射击,国内的工业水平也决定了弹药不足,和平原居多的欧洲一样,栓动步枪流行,而丛林中大多数是近距离交火,后世那么多例子已经证明了冲锋枪和突击步枪的作用更大。二战德国人的轻武器最犀利的就是机枪加冲锋枪。我们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安排。”李衡当时提的方案就是根据后世一些网友的观点综合而来,
“机枪我们还是选择792毫米口径。国内弹药口径792毫米已经是主流了,弹药补给方便。从今年开始这几年,g42通用机枪绝对是最佳利器。还有捷克轻机枪,合格的国产货都比日本人的强,比美国人的轻机枪也强点。
日本人和美国人的机枪我们也用,主要也是弹药补给方便。日本人的可以战场缴获,尤其是65毫米口径,和步枪子弹通用,子弹补给最方便。现在我们队伍中就是以九六式机枪为主。美国人的勃朗宁1918轻机枪,我不建议使用,虽然a1和a2型改进了很多,也很能适应丛林的恶劣环境,但20发的弹匣火力弱了些,不像捷克式,还得需要采用新弹药口径。我们步枪可以用国内主流的792毫米口径,也可以用三八大盖,机枪也跟着向这两种口径靠拢,最为适合。”
“1919的a4和a6型机枪还是不错的,美国人援助的弹药也多。还有127毫米的重机枪,我喜欢2hb。要说弹药,g42射速太快,太费子弹了,而且以后g42改成762毫米口径的g3机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