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无介的声音极大,殿外的朝臣、侍卫、太监等听得一清二楚,无不惊骇。
谁能想到,华淑当然入宫,竟有此等前情。若真如程无介所言,华淑百死难恕其罪,便是十个晟王,也护不住她
建王一把拉住要往里冲的御史大夫荆正,不让他进去跟着添乱,荆正用力甩脱,却有被杨书毅拉住。杨书毅低声道,“荆大人,那位是晟王的生母。再说谁又能保证程相所言,句句是真”
“不管是否杀了人,华氏入宫之前已有婚约是真”荆正怒发冲冠,甩掉杨书毅,却有被安国公压住了。
安国公好言好语地哄道,“某知道您老铮铮铁骨,恨不得立刻把脑袋挂在南宫门上可也得给贵太妃个辩解的机会吧再听会儿,听会儿”
兵部尚书陈莫也道,“西北战事不等人,此事最忌朝中生乱,就算为国为民,也请诸位大人稍安勿躁。”
卢正岐沉声道,“此事可大可小,是非曲直自有圣上和晟王论断,由不得众位大人在殿外议论。”
殿内的熙宁帝的手也渐渐握成了拳。程无介所言父皇托梦之事,姑且听之。但父皇临终确实说了让美人陪葬,当时在场的人都知道,父皇口中的美人就是华淑。
他为了自己的母后,违背父皇的遗愿,令郑美人陪葬。父皇当时的愤怒,熙宁帝历历在目。父皇传位给他,立严景为太子,也是为了磨砺他,他却在父皇临终之时,让父皇气得吐血。
母后陪葬了,郑美人殉葬了,父皇最想要的美人,还好好地坐在这里
熙宁帝抬头看三弟,“三弟,程卿说他将婚书交于了你,可有此事”
还是让三弟来拿主意吧。他是华淑的儿子,更是父皇的骨血,他当明白自己的的苦处,父皇母后都去了,熙宁帝不想再与三弟离心。
还不待三爷说话,华淑便开口了,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殿内殿外却都能听得清楚。
“回万岁,确有此事。晟王得了婚书,便进宫交到我的手中,是我让他不必再过问此事。”
“哗”殿外的声音更大了。听见没,华淑认了
母妃都这样说了,三爷也跟着点头,“确实如此。”接下来,便是亮出证据了,三爷目光冰寒。
程无介是觉得涉案的人都死了,所以无人能查出当年胁迫母妃之事与他有关,所以才敢满口胡言么
程无介敢将此事曝光,令母妃陷入尴尬境地,三爷就要程家万劫不复。看日后哪个敢在母妃面前胡言乱语,有话也得给他憋着
华淑站起来,“空口无凭,当年之事岂能任由程无介胡乱攀咬坪溪华氏想自证清白,请万岁应允。”
若能证明当年之事并非如此不堪,熙宁帝当然应允,“准。”
她要如何自证程无介冷笑,是想拖延时间吧。这正合他意,当年之事本就是笔糊涂账,只要拖延下去,不管能不能结案,他都能缓过这口气,想办法起死回生。
华淑转头,温和地对严晟道,“你亲自回趟王府,将母妃交给小暖的锦囊取来,要快些,莫耽搁时间。”
三爷抬头看二哥,“请二哥派人随臣弟回府取锦囊。”
熙宁帝点了殿前侍卫地良与三弟同往,地良本是易王府的侍卫,随着柴严易入宫后,被升为殿前带刀侍卫,四品武将。
门口众朝臣见晟王走出来,都看天看地,看风景,就是不敢看晟王,荆正被安国公捂住嘴按在后头,生怕这老东西触怒晟王,将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三爷回首,“二哥,让诸位大人进殿等候吧。此案是非曲直,请他们做个见证。也好还我母妃清白。”
见晟王居然翘起嘴角,露出笑容。众臣毛骨悚然,虽不知他要如何扭转乾坤,但是谁都明白程无介惹怒了晟王,死定了。户部尚书方简荣从杨书毅身后转到建王身后,又从建王身后转到卢正岐身后,想找个可靠的人带他顺利度过这一劫。
需要拼死一搏的是程无介,可不是他方简荣
事关先帝的清誉,熙宁帝也想把外边这群叽叽喳喳的大臣叫进来警告一番,便让婉华请贵太妃入侧殿等候,宣了大臣们进殿训话。
德喜到了侧殿时,只见华玉和青信站在贵太妃身后,三人脸上无丝毫地慌乱,平静一如这过去的二十多年。
德喜上前给贵太妃行礼,“当年之事,老奴虽知道的不详,但也知杨家人并非华家所伤,只是老奴手中并无凭证。待会儿万岁问案,您摆出锦囊内的物证后不能令众人信服,只要您说的不损先帝清誉,老奴都可为太妃娘娘做人证。”
华淑缓缓抬头,“公公本可置身事外,为何要牵扯其中”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德喜苦笑,“娘娘这些年您活得不易,老奴人微言轻,帮不上什么忙。您已走到这一步,老奴愿为垫脚石赎罪,送您出皇宫。”
德喜是建隆帝的亲信。他听从建隆帝的命令,乃是他的本分。这些年自己在宫内,他身为大内太监总管,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从未暗中给自己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