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2 / 2)

好在这样的人到底是少部分,要不然还不知道世道会变成什么样呢。

听到百姓们义愤填膺,官府的人又一一把其余僧侣的罪行给公开。

被他们押解而来的僧侣有数百之众,恶行累累,直接让百姓们感受到了来自一股心灵的震撼之感。

这真的是他们乱世之前去寺庙上香拜佛,对他们和善有加的僧人么

百姓们不想相信,可是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他们找不到为那些人说话的立场。

更别说百姓们中间本来就有一些知道这事的人,有些人知道的只是一两件,但是数百件的数量加起来,就让百姓们对佛门的感官快速的下降了。

不说这些人为僧之前做的那些恶事,就是在佛祖眼皮子底下,他们也很多人没有丝毫的收敛。

比如欺负寺庙里面辈分低的晚辈,贪污百姓给寺庙捐的香油钱,不仅如此,还有僧侣会接后宅妇人的阴私之事,做出了于佛门清净之地行苟且之事的事情来。

一时间,百姓们连带着对佛门这个地方也厌恶起来。

虽然佛门压根就没做错什么,它只是一个死物,自然控制不了那些活人的行为,但是佛门为它套上的名声太好了。

好过头了。

导致百姓们对于佛门的印象已经固定下来,琉璃清净之下容忍不了丝毫的龌龊。

这下佛门的真面目被揭穿,不知有多少信徒心里伤感起来。

到了罪犯行刑的点后,百姓们纷纷红着眼睛道,“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和惩罚。”

这样的人,就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把他们轻易放过,公道有失,百姓们自然对朝廷的举动加油助威。

一轮下去,菜市口的血腥味已经浓厚的没法闻了。

处置完犯人以后,府衙的人并不像之前办完公事就离开,而是细心的为那些死去的僧侣收敛尸首,对周围的百姓们道,“他们在人间的罪已经算清了,接下来会送到佛门让佛门的人去收他们,毕竟他们已经投身佛门。”

这话让百姓们纷纷赞同,并且心里升出来了不一样的滋味。

要知道以前官府的态度可没有这样强硬过,尤其是前朝,罪犯一但落发为僧,他们就不会再管了。

这导致有很多时候,寺庙的地位都是超脱于朝廷法度之外的。

而现在,朝廷能这样做,他们都为那些死去的无辜的受害者们感到开心。

百姓们不知道朝廷和佛门的博弈,他们只知道受害者得到了应有的公道,犯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就足够了。

这一出,也让百姓们对佛门的好感度直接下降了一半。

乱世刚过,民间正是百废待兴之际,百姓们虽然有朝廷帮持有了工作,但是手上并没有多少余钱去寺庙里面上香。

佛门对于信徒很是依赖,这个依赖指的不是金钱,而是人气,百姓们这会都还没有缓过来呢,连带着自然也成了佛门的低谷。

虽然有人会请得道高僧去为死去的家人超度,但是现在能这样做的人家几乎有限。

更别说有能力的还能不知道佛门本身的龌龊事,请的自然是那些有本事和干净的。

除了少数人,大多数有案底在身的僧侣几乎都被朝廷依法处置,连带着吓到了那些落发为僧,在寺庙里面混吃混喝,躲避兵役劳役的普通人。

朝廷的动静实在太大,虽然很多人都是清白无辜的,但是谁敢保证自己不会受到波及。

不少原本就没有多少向佛之心的普通人就有些想回家去了。

毕竟外面的百姓日子现在过得都不错,勤快点的都还能吃到肉,不像他们,明面上只能吃素斋饭,实在嘴馋了,也只能偷偷的自己做着吃。

他们本性逐利,自然那对他们有利就去哪里。

只是当有僧人准备偷偷还俗,却发现压根就还俗不了了。

朝廷压根不给他们办理良籍,说他们一日为僧,就当终身为僧。

没事好好的还什么俗啊。

想要还俗的僧侣们尴尬道,“我们想要回家去给家人帮忙。”

在这之前每次开国,朝廷可都会需要寺庙里面大量的人口的,但是谁知道这次他们料想错了,朝廷就不对他们那么多的青壮动心

王淳之还真不打算要寺庙那些普通僧人还俗,换做以前的帝王可能会觉得现在天下的人口有些少,会对寺庙那些光吃不干不上税的青壮僧侣眼馋,但是王淳之并不会这么觉得。

他会让他们知道,既然选择了进寺庙,那就别想回来了。

真当朝廷的良籍是想开就能开,想走就能走的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