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
周老头已经退下来两三年了,平日里为避嫌,工作上的事一概不过问,最多也就管管家里的几个人,忒不过瘾了。
来了石背村,被李石柱那么捧了两下,转念一想,觉得自己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觉得在石背村搅合搅合也挺不错的。
于是还真就挺当回事了。
他先让李石柱把村里的情况汇报了一遍,然后觉得还不够,又让李石柱、李老头陪他出去实地考察调研。
周珩要陪着去,都直接被爷爷周老头一脚给蹬回去了。
就这么大点儿个地方,就这么屁点儿事情,都不够你爷爷玩儿的,你还去抢事
不孝顺
周老太深知老头子的性子,乐得他有了事情做,自己也不打扰。
她和高老太成了手帕老姐妹,听高老太说东家长西家短,说石背村的风风水水,还一起下地摘豆角摘葫芦摘南瓜,可算是体验了一把农家采摘的乐趣。
周珩乐得和李明月凑一起,或者一起早起练功,或者一起看书讨论心得,或者一块儿上山收获一波。
总之大家伙的日子都挺乐呵的。
小小的石背村,在周老头的运筹帷幄中,很快进入正轨。
新的合作集体再次按手印形成,砖窑又烧起来了,耕地的拖拉机跑起来了,村里的猪圈、鸡场风风火火开始盖了,山上的果树请来了技术员手把手教种树,一个崭新的磨坊开建了,食品加工厂也在筹备中
经过单干风波后,好像石背村的发展更好了,人也更精神更有干劲了。
当然了这些人是不包括赵家的。
单干了的四户赵家人,砖窑还没烧起来,就起内讧了,因为分赃哦,不,是利益分配不平,四户人家互不相让,天天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凑一起骂架。
眼看着村里其他人竟然没有眼红他们,竟然还一个个干劲十足,心里那个不得劲啊。
可惜也只能干看着了,当初要单干的时候,话可是说死了,再也不能入队。
时间一晃而过。
很快到了开学的时候,李明月和周珩张罗着要去a市上学,结果干得正上劲的周老头不同意走了。
这段时间他在石背村干得不亦乐乎,觉得这地方简直能唤起他的第二春。
而且不仅是周老头不想走,李石柱也不想让周老走,人说家有一宝如有一老,周老绝对是他们石背村的宝,他感觉只要有周老在,石背村用不了几年的功夫就能过上家家户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自来水、大马路、出门有车开,回家有肉吃的好日子。
所以他也算是铆足了劲儿,许诺了很多,就差坐地上抱着周老头的大腿撒滚打泼一番了。
于是周老头留下来了。
周老太却想家里的其他儿女孙儿们了,决定和周珩李明月回去一趟,过段时间再来,下一次多带些东西过来给她的老姐妹高老太。
李石柱在和周老头相处的过程中,早就打听清楚了,周老太退休以前可是大学的教授,立刻打起小九九,一定要把石背村小学校交到老太太手里管理。
“您可一定要回来啊,我们村小学新盖那间办公室,我可是以您的名字命名了。”
原来周老头考察学校的时候,提了一堆意见,其中一件就是再给学生们盖个活动室,周老太听了一耳朵,当初还捐了些钱,虽说石背村也不差钱。
李石柱说的就是这间房。
周老太乐呵呵地答应了。
李老头也不和孙女去了,他也想留村里,觉得还是村里比城里有意思的多。
反正现在周珩和明月已经是定了的,他也不担心啥了。
于是李明月和周珩、周老太回了a城。
一回到a城,周珩就带着李明月去拜访了路老师。
“估计下个月y国就会有人来这里,不出意外建交这事就定下来了。”路老师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
李明月琢磨了一回。
也许今年年底爸妈和奶奶就能回来,最迟就是明年了。
她每天都会在路上买一份国字头的报纸,把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仔仔细细看一遍,时刻关注着国家和y国之间的任何动作新闻。
除此之外,她就安心上学,刻苦学习,耐心等待时光的辗转。
两个月后,y国领导人果然来了,三天后两国同时发表了联合声明正式建交,双方恢复人员来玩。
李明月试着写了几封信,除了给奶奶的一封外,还有当初在y国认识的其他人,比如卷发李女士等。
当然信件里,她中规中矩地问候、感谢当初的招待,谈及两国的建交,欢迎他们回国来看看,期盼再见面的一天。
内容很简单且没有什么敏感信息,于是信很顺利地寄了出去。
两个月后,她就收到了两封回信。
一封是以奶奶的名义回的信,还有一封是李女士的。
李明月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