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点火前一夜(1 / 2)

630shu ,

只一天的时间,冯技术员就对石背村的看法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这个村虽然偏远破旧,但这里的人民一点儿都不落后封闭。

每天晚上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个小时,都有一个孩子会在广播上给大家念报纸听。

所以村里的人对外面发生的事头头是道,知道哪里打仗了,哪里丰收了,哪里发大水了,国家又往天上发射卫星了等等。

国家大事、世界大事,那是随口就来。

悄咪咪说句实话,知道的比他这个城里的工人都多。

且这里的人也不好糊弄啊,他说一句话就有三个为什么等着他,一句解释不清那就是给自己挖坑,遭到的鄙视都是三份的量。

虽然被问得实在烦,但说明啥,说明这里的农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迷信盲从。

所以他再不敢有任何轻视敷衍糊弄的意思,说一句话之前都得想啊想,一定是自己有把握的话才敢说出口。

而且村里一溜达,他就被老李头家的蔬菜大棚给震住了。

没想到这么偏僻的村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东西,他在县城都没见过也没听过,结果人家不仅建了,还在冬天种出了菜,天天都能吃新鲜的蔬菜。

当然了,在李石柱家住的这几天,他也是天天都能吃着新鲜的蔬菜的。且听李石柱的暗示,他只要好好指导,等走的时候,一定给他带两筐菜,不仅送菜还送两筐。

吃人嘴软嘛,他也不好再说啥不好听的,不然走的时候菜和筐就都没了。

于是冯技术员老实了,这指导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开来。

之前李石柱和李老头看好的地方,冯技术员一考查,觉得非常合适建砖窑。

正是农闲时候,村里一号召,十来八个壮汉就积极出战,大战三天之后,地势平整好了,两座砖窑在冯技术员的指导下、全体村民的见证下建起来了。

“你们先建两座窑做试验,这一个窑一次能出七千块砖头,烧上两三窑,就能盖新房娶媳妇了。”他详细地解释,“刚开始弄砖厂,先不着急弄大,万一有啥问题,损失也能减到最小。

而且你们资金有限,还得买煤炭烧砖,得省着点,等到卖些砖头挣到钱了,到时候再根据情况扩产。”

李石柱等人一听,有道理,于是就接纳了这个建议。

他一面派出人赶着村里的牛车、骡车、平板车去买煤炭,一边又组织另外一拨人挖土、塞土、和泥、打坯。

冯技术员再次大开眼界,又被石背村的人给上了一课。

他当时才说了句“李队长,你组织人去挖土吧,多挖些,最好挖够烧两窑砖的泥。”

他话音才落,一个叫常三保的汉子就大喊“挖泥去了,多挖”

然后就冒出来十三四条汉子,抗铁锹的抗铁锹,担箩筐的担箩筐,马上就热火朝天地开始挖地。

一天功夫都没用,砖窑后面就堆起一座小土山,别说两窑砖的量了,二十窑的都够。

筛土、和泥、打坯都是,才说一句,然后就一群人齐涌而上,哗哗哗就又快又好地干好了。

这效率,比他们砖厂都要来得快啊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干这些活都是记工分的,两座砖窑的活根本就不够村里人分的,大家为了多记点工分,到时候卖了砖多分点钱,眼睛都瞪圆了盯着呢,生怕慢一步,被别家抢了捞不着。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留在村里的被淘汰的那二十九个人都憋了一口气,打定主意要和高铁山三个人比拼比拼,他们就算是留在村里了,也一样把本事学到手。

所以大家干活都很积极。

冯技术员充分体会到了人多力量大的好处,本来他都打算好的两个星期的事,愣是不到一个星期就高效率搞定。

煤炭买回来了,打好的泥坯也小心地装进窑里了,点火时间很郑重地定在了第二天的早上。

这天晚上石背村很多人都很激动,晚上在家里躁动得很,待不住。

李石柱想和冯技术员聊聊天,可冯技术员打个哈欠不想聊。

不就是点个火么,有啥可激动的他点火烧窑都点了十几年了,一点儿都激动不起来。

李石柱不好硬拉着人家聊,主要是没法共情,聊也聊得不酣畅。

于是他跑来了老李头家。

李老头和李石柱两个人蹲在房顶上,把手伸进棉袄的袖子里,哈着气,一起唏嘘。

“我做梦都没想过咱们村能自己建个砖厂,还能把城里的烧砖技术员给请来。”

李老头心说我也没想过,不过他做出一副睿智又深沉的样子来。

“柱子,你看着,咱们村的人只要拧成一股绳,以后不光是砖厂,下一步农机厂、水泥厂、化肥厂都给它建起来,到时候家家换大瓦房住,人人吃饱饭,穿新衣,比城里人过得还好。”

李石柱忍不住畅想老李头说的那情景,越想越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