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骁说过,如果领军的是那位乌少主,一定不会甘心就此回去的,最大的可能是伺机埋伏在沿海,等待下一次出击。
但茫茫大海,他该往哪个方向去找人呢
寇骁留了一万寇家军下来,同时将曹吉留在贾平身边协助,不知是真心想帮忙还是不信任他。
不过贾平和曹吉共事过一段时日,对他感官很好,知道这位话不多,但是个实干型的将领。
他找到曹吉商量“再往北就是扬州府的地界了,如果他们往北逃了,咱们追还是不追”
曹吉摇摇头“往严重了讲,军队越界视同造反,在没有上报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别往北迈一步。”
“听你这么说,我越发肯定那群贼人往北跑了,他们当初选这个落脚点恐怕就是打了这个主意,倒是不傻。”
“傻子是当不了将领的,何况这次领兵的人很可能是避风岛的少岛主,听说是位狠辣的人物。”
贾平这一路也听他说了海贼两次进攻的事情,总结了一个结论,“狠是挺狠,聪明也许也有,但肯定不是个擅长领兵作战的人,这倒是个好消息。”
曹吉笑笑,默认了他的看法,“不过还是要给王爷去封信,最好以郡守府的名义知会扬州府那边一声,让他们密切留意沿海的安全,他们大老远地来,粮食肯定紧缺,最可能朝沿海的百姓下手。”
贾平点头,立即写了封信让人送去闽州。
李煦在大军离开后也没闲着,先是规划着将新城墙建起来,然后选了一块离王府不远的空地准备建第一所公立小学。
南越各行各业都缺人,但最缺的还是有学问的人,但南越人民能有机会读书的很少,大多数百姓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机会上学,妥妥的文盲一个。
李煦也没打算一次性完成义务教育,但希望有条件的孩子能在学校安安心心读两年书,沉淀一下自己,起码将日常用字和基本算数学会。
从前掌管着一家跨国企业,他的员工大多数都是高材生,即使随最底层的车间工人,也要求初中毕业,他还真没接触过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员工。
因此来到南越后,他就一直缺人用,别看他手下能工巧匠多,房子一栋一栋地盖起来,但这些匠人也多不识字,因此任何需要计数记账的事情都需要单独安排人去完成,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纪韩宇派人丈量土地,登记入册,这么一来,李煦选定的这块空地就算有主了,谁也不能越界挖一培土走。
“明日正午前,你将闽州城内各个年岁的孩童人数报给本王,原先定了招收八岁到十岁的孩童作为第一批学生,也不知能有多少。”
纪韩宇没他乐观,但他觉得这是件好事,教育的普及也说明了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南越之所以被认为蛮夷,不就是因为这边的百姓不通教化不知礼数吗
“王爷既然决定不收束脩费,想必所有人家都愿意将适龄孩童送来的。”
李煦摇摇头,“那可未必。”就算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是没有不让孩子上学的情况,在贫穷人家,除了要考虑学费,还要考虑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未必都愿意把孩子送来。
而且李煦这次要招收的学生男女不限,男孩还好说,女孩怕是来不了几个。
但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做,百姓的观念也要一点点转变,第一年就不计较太多了。
“那您可以下一道政令,凡是适龄孩童必须入学,否则父母会遭到一定的惩罚,如此一来,相信没人愿意接受惩罚的。”
“那岂不是本王花钱做好事非但没得到美名还要承担骂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本王不做,爱来不爱吧。”李煦开玩笑道。
纪韩宇揣着手望着前方的空地,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恩师,当年如果不是得恩师看重,收他为弟子,他也许也会成为愚昧百姓中的一员,每日挣扎在吃饱穿暖的生存线上。
也正因为此,他特别能理解李煦创办学校的心思,但凡这些平民子弟中能出几个大才,将来就是顺王最得力的助手,就是不知道世族那些老家伙会不会极力反对这件事。
“办私塾给那些贱民的子女上学荒唐顺王这是明目张胆地想提拔寒门士子了吧”钟家,病歪歪的老爷子躺在病床上大骂道“枉费我钟家极力协助他,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钟家的大儿子沉默地站在一旁,头低低的不知道在想什么,钟老大人看到长子这蠢笨的模样就生气,指着他骂道“你难道就不会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去闹一闹,既然王爷爱才,你去告诉他,咱们这些家里的孩子多,也困难,问王爷愿不愿意免费接收教导,可别都让那些贱民占了便宜。”
钟家长子抬起头,淡淡地说“父亲,咱们家有族学,请的是最好的夫子,岂是那等私塾能比的,听说只要会写字能算数的都能去应聘当夫子,咱们家的孩子送去也太埋汰人了,而且您要他们与贫民家的孩子坐在一起上学吗”
这当然不行钟老大人一口怒气堵在胸口发不出来,猛烈地咳嗽几声,然后摆摆手说“算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