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代表团(下)(1 / 2)

话音刚刚落地,马得福毫不怯场,镇定自若地上前一步,接过现场的话棒。

“请各位领导,咱们现在站着的地方是额们村子里的广场,修建于1995年,之平时村里开会,各家办喜事什么的都会在这里。”

接下来,马得福一边说着一边带着考察团向着村委走去。

几年过去,金滩村早已不复灰扑扑的样子,各家各户全都建上了砖瓦房,或红或灰的砖房,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竖立着一排排秩序井然的路灯,路灯与路灯的间隙也种上了防旱的小叶垂榆用以点缀。

村里的路面和外面一样,全都是双向两车道的水泥地,只是相比于外界,村里的道路两侧多出了一条人行道。

“咋大家的左前方的就是额们村的小学,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从学前班到五年级全都有,目前学校一共有三十名授课老师,五百二十三名学生。”

“此外,学校还有五名支教老师。”

“学校总占地面积5亩,其中包括两栋教学楼,一栋教职工宿舍,一栋图书馆,一栋食堂,一个200米环形跑道,两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

另一边,吴主任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眼前的小学。

很难想象,这里竟然会有一个配套如此齐全的学校,如果单看外部条件,眼前的学校即便放到经济发达的闽省,也不落伍,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超出。

毕竟,闽省也不是每座小学都有草皮铺就的足球场。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操着一口闽南语低声问道。

“吴主任,我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如果李杰在现场的话,就会发现,眼前这两个人实在是太熟了,这两个人长得像极了都挺好里的姐妹二人,女的像剧中的苏明玉不是副本中的,副本中原型的是少女苏明玉,男的像剧中的二哥苏明成。

当然,中年男子还是我是余欢水中的余欢水。

吴主任斜瞥了一眼男子,她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这么问,因为金滩村根本就不像一个贫困地区的村子。

严格来说,金滩村的确不是一个贫困村,资料中显示,它已经摆脱了贫困,并且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两万块。

不仅如此,金滩村还接连开了好几间工厂,这些工厂都是村民们集体出资见的。

如果村里的工厂不是为了扩大化生产,始终坚持不分红,少分红,村民的收入即便往上在翻一番,也不是什么难事。

“金山,你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了一个地方,这里只是特例,不具备代表性,等你去了挂职的地方,你就知道宁省的现状了。”

正和吴主任说话的人是陈金山,他是闽省派往宁省的挂职干部之一,他这次将要挂职的地方正是位于西海固地区的海吉县。

吴主任要比陈金山来的早一些,她的第一站去的就是海吉,海吉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穷,而且还是那种难以言表的穷。

闽省虽然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百分之八十的面积都是山地,典型的人多地少,但闽省却位于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活不下去的闽省老百姓,就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改革开放后,闽省更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持续加快。

因此,出生闽省的吴主任,很难想象竟然有人穷的连裤子都穿不上,而且西海固地区因为缺水的缘故,许多人一个月都洗不上一次澡。

陈金山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他又将视线投向了前方侃侃而谈的马得福,对方即将接任闽宁镇镇长一职,考虑到他以后的工作,估计两人少不了要打交道。

他这次来挂职,主要负责的就是扶贫,具体一点的话,以后从海吉向玉泉营地区移民的工作,将会有他接手。

根据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的决议,未来三年,海吉县要完成每年两万的移民任务。

每年两万人,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毕竟过去五年,整个玉泉营地区每年的移民也不过两万人,平均到海吉一个县,一年也不过六千多人。

如今这个数字翻了两倍还要多,对于即将上任的陈金山而言,无疑是一个异常艰难的任务。

其实,相比于每年移民两位的任务,此时的陈金山更担心另外一件事。

他是地地道道的闽省人,出生在闽省,上学在闽省,即便上大学也没有出过省,毕业后,工作也在闽省,平日里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接触最多的还是闽省人。

因此,平时他说话基本上都是用闽南语,很少用到普通话。

除此之外,由于闽南语的发言问题,他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口音还很重,一张口就是带着闽南话味的普通话。

一般的外地人,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

而宁省这边流行的是西北话,和闽南话完全是两种体系,即便大家都说普通话,沟通依然会存在问题。

虽然陈金山昨天晚上刚到,但来自闽省的同事们,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