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幕后操控者另有其人?(3 / 3)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5640 字 4个月前

间),而其他人则成为演职人员,他们大都清晰地知道他们在梦中,或者在电影中。

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团的职业,心理分析师/编剧负责搭建剧情线、建筑师/美工师负责场景构成、李腾老师是任务的发出者,其实他就是赤果果的制片人呀,你看,制片人演戏往往就会出问题,然后大家都兼任演员,造梦机便是那摄影机呀。

而同时梦境的观众也是他们自己。在梦中/电影中,观看主体同时也是行动主体,这是做梦的经验,也是观看电影的经验。

于是我相信这是这部影片的构成方式,导演有意无意地把电影制作的经验融入到故事构成之中。于是他的空间呈现便可以得到解释,在科布和林妮的空间设计之中,导演诠释了电影化的空间构成方式,这是一个导演在跟美工师沟通,点睛之笔在于“要通过迷宫来限定边界”,“要尽量让人不要意识到身在梦中”,翻译成电影行话就是,别,穿,帮。

而在场景构成之外,还要通过保证片长(用强力镇静剂),确保良好的观影环境(开车要稳,其实说的是镜头别太晃)来保证观众不出戏。

然后还要有一个好剧本,能说服剧中人也说服观众,当然别忘了留下通风口这种逃生秘笈,编剧讲不圆或者时间不够的时候拿出来用,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表演了——第二层梦境里酒店中,科布出色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伟大的演员,他把不可能的事情讲成了可能。

最后,当影片结尾灯光亮起,演职人员还要一一亮相(飞机上众人醒来),跟观众们打个招呼。看,其实这部影片是一本《电影拍摄指南》。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影片主题则是:究竟是生活模仿电影,还是电影模仿生活?电影和现实,哪一个更真实?

是不是很有趣?

当然,这是个人胡思乱想出来的,但是我觉得很有趣不是吗?

用《电影拍摄指南》来解读这部电影,突然就觉得非常的贴切,那么一切是不是就顺理成章了?

我个人没有采访过导演,自然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的想法,但是或许有媒体记者朋友可以去问问导演,是否如此?”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