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五十一章(2 / 5)

蒸蒸日上的秦家和百年世族高家作为支撑,关系门路更是沟沟道道、曲折复杂。

“书院的先生看你,只是看个陌生学生,但看秦皓,看到的是同僚之子、名家后裔。以秦皓的背景,只要他考中进士,仕途会比常人顺遂很多。

“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平日对秦皓多有指点的先生,本也是在官场上与秦家立场一致之人。

“那些先生欲与秦皓结亲,结的不单单是秦皓这个人,还有他身后的秦家、母族的高家。

“要知道所谓的世家,也不是人人都能品行端正、学识出众的,能找到一个像秦皓这样有君子之风又没有短板的人,并不容易。他受欢迎,丝毫不奇怪。”

林世仁听得傻眼。

他是一个穷学生,能以平民之身考中举人,在家族中已经算是少见的聪明伶俐,可以说是全族的骄傲,所以家里缩衣减食也要供他读书。

过往他只要埋头读书,家里人便会夸奖他,乡里私塾的先生就会说他是做官的好苗子,林世仁自然便接受了“好好读书就能出人头地”的简单规则,即便偶尔受到区别对待,也只当是秦皓文章写得比他好的缘故,哪里想得到真正的差距,竟是在这种地方。

还有什么这些先生本就在官场上与秦家交好他家里又没有人做官,根本看不出来。

可仔细一想,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他忽然食不知味,筷子上的东坡肉都没那么好吃了。

他当然知道自己家境不如秦皓,但过往只当是秦皓生活条件能比他好些而已,二人同样可以读书,前途上限好似并无差距。

读书好坏,只要努力就有追赶的机会,可这种投胎上的问题,要如何弥补呢

“萧兄你为何会”

林世仁本下意识地想问萧寻初为何知道这一层,可他猛然想起,两人虽然看似是朋友,但萧寻初本也是将军之子,门第比他高到不知哪里去了,只不过萧寻初离家出走以后,给人感觉比较贫穷落魄而已。

谢知秋并未接口。

萧家对这些事情什么看法不太清楚,但她之所以知道得如此详细,是因为她的家人也想将她嫁给秦皓,其中的利弊,祖母和父亲都逮着她说了千百遍。

林世仁道“那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吗若是太学的先生只愿意指点秦兄,而对我们其他人不闻不问,那岂不是只有秦兄一个人遥遥领先,我等这辈子拍马都赶不上”

“说到这个。”

谢知秋回过神来。

“既然你问的先生多,你可知道,书院里是否有哪个先生性格刚正不阿,是那种无论学生出身派系,都会一视同仁给予教导的”

“那你说的一定是严先生”

林世仁毫不犹豫地回答。

可紧接着,他又不解道“萧兄,你问这个干什么你又不像我,半点背景都没有。既然先生挑学生也看家境,你是萧将军的儿子,先生总不会像对我一样不给你面子,随意找人帮你评卷就好了。”

谢知秋一顿,说“我不想要的,就是被给面子。”

有些事情她不好对林世仁明说。

实际上,谢知秋这里有一个大问题。

她以萧寻初的身份参加科举,是为了有办法娶到“谢知秋”,好让两个人不必继续处于现在各处一地的窘境。

可是,两人成婚以后呢难道她还要以萧寻初的身份继续做官吗

倒不是谢知秋不想做,如果这是她自己的身体,她会毫不犹豫地去实现理想。但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她以萧寻初的身份做官,萧寻初所处的状态就会离他正常的环境越来越远,等到两人再度换回来的时候,就会惹上许多麻烦。尤其以萧将军之子的身份,萧寻初入仕,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最坏的情况,萧寻初会被卷进朝堂斗争里,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脱身。

所以,谢知秋如果真考中进士,她很可能不会做官,而会在高中不久后就找理由病退。

但单从秦皓这里看,秦皓平时请教的老师,几乎都与秦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她一旦请教某位先生,很可能会和对方建立一种类似于她当年与甄奕的师生关系,若是受对方的关照多了,也会欠下人情。

再者若是有人顾忌她表面上是萧家之子的身份,讨厌萧家的人或许会故意挑她卷子的刺,亲萧家的人又或许会对她过于宽容,都不利于她找准自己的位置。

科举本是天子为打破世家对官场的垄断地位、笼络寒门子弟所设,因此为了防止世家高官再凭借着位高权重,在其中动手动脚,经过一代代改革发展,有十分严格的防作弊体系。

学生在春闱交上去的卷子,最后会经过遮掩名字、誊录官誊抄等步骤后才送到考官面前,防止考官和考生利用字迹和约定好的卷面标记进行作弊。

一旦被掩去姓名,无论家里是官是农,都要站在同一起跑线。

无论这些先生对萧家是喜是恶,谢知秋最终要靠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