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沛对自己指挥能力心里没有什么底,那些做主帅的,都是脑子里看着整个局的,秦沛没有这个天赋,更何况他现在要做的不是防守在熟悉的地界,而是去打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地利并不在他这边。
大贞多山林和丘陵,也没有特别正经的城池,秦沛以自己之前见到的景象做出来这样的判断,在敌人腹地之中还敌众我寡,这样行军打仗是很容易散落开来的,散开的军队在兵书里那是完全废掉,不能称作军队的。
但他想要这一年三熟的地,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准备。
而秦沛这边能够调用的兵马本就不多,而在他国也没有办法补充兵源,这些散去的士兵要怎么作战也是个大问题。
秦沛倒是知道西都府其他地方士兵散了,就会出现很多逃兵,但现在作战的地方是大贞,散开后做逃兵反而没有回归军队活下来的几率大,再加上他提升了军队待遇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底层士兵对军队归心的程度很高,秦沛虽不懂军魂什么的,但也并不担心这个问题。
散兵作战问题上没有谁能给予秦沛指点,他带的兵书里也没有可以参考的解决方法,而他这个做主帅的也不能在底下人露出困扰的样子,最终他就只能参考着自己做文官的经验来做。
让手底下的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不懂的情况就去询问上级,由上级来进行指导,上级不懂就问上上级。
这种套用是否可行秦沛不确定,但
他想的只是拿下大贞的几个城池,然后后续只要把这些城池守住,等到大将军和西夷那边的战事结束来援就可以了,后续再和大贞进行协商谈判,要上一两座城池作为学习研究的地方。
大贞和邵朝这么近,那么拿到大贞的粮种后,肯定他们邵朝这边也有能一年三熟或者两熟地。
秦沛只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而在他这段时间和大贞那边的交锋情况来看,大贞还挺菜的,试试也不会逝世,为什么不试试
在把进攻大邵的那批大贞国军队打退之后,秦沛就直接开了个大会,把接下来的指挥作战的安排,要打哪里,怎么打,遇到困难要怎么退,听到其他地方还有战斗声音要怎么应援,战线顺利在什么位置集合会师,如果不顺利要到哪边谋取下一次机会等等讯息,详细的传达下去,到达每一个士兵的耳朵里。
秦沛这个行为让所有参战的将士们都傻了眼。
那位西都府的定远将军都没忍住提出了异议“长史,这样打仗的话,信息大家都知道,消息走漏出去,对方直接在我们集结的地方埋伏我们可怎么办”
“那只是临时的集结地,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回来,我们就会进行转移。”秦沛根据定远将军提出的质疑,迅速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并说道,“至于消息泄露这一点,我们不是在和西夷作战,也不是在和我们内部的叛军作战,是和我们过去从未有过接触的大贞国作战。”
“这就意味着,对方那边并没有几个会我们语言的人,我们这边也听不懂他们的话。”
之前大贞码头那边会有很多商人会邵朝的话语,那是因为他们常年靠走私盈利,自然是需要懂对面的话语,实际上大贞那边会邵朝语言的并没有几个。这种情况下,反而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优势。
“可是”定远将军还是觉得这不靠谱,没有这样打仗的啊
“有问题大家都可以说,我知道这样的仗大家都没有打过,我有思虑不周的地方,现在让大家在这里,就是在集思广益。”秦沛作为文人自然是没有少开这样的会议,事情应该是提出之后给予解决的,而不是提出来之后就放弃的。
秦沛这话出来引起下面一阵讨论,不过先前秦沛的各种政策就一直很特别,以他现在在军队之中的威望程度,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配合着的。
这一次作战的会议开了两天,除了吃饭睡觉,大家不论高低上下,都坐在一起商量讨论提着各种意见,在大方向确定了的情况下,逐渐在集思广益之中,根据每个人的作战经验,将相关细节全都补充了完整。
一切行动方案确定下来后,那就是兵贵神速,带上了足够多的干粮后,秦沛只留下两千人作为留守,其余全部踏入了大贞国的山林之中。
邵朝这边所有人对这个新战术都不是很有底,但真的到达大贞国这边之后,却发现出乎意料的有效。
大贞国因为没有战事,本就没有多高的城墙,进入巷战和山林战后,邵朝这边的战斗方式发挥出了十分出人意料的战斗力。原本以为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攻打的城池,最终持续作战的时间只有三个时辰而已。
这速度快的秦沛都不敢相信。
“长史,我们是要先修整一下,还是按照计划攻打下一座大贞城池”之前一直不怎么同意作战的定远将军满脸兴奋地对着秦沛问道。
没有哪个将领能够拒绝这么爽快舒服的顺风战的。
秦沛望了望南边,略微想了下便飞快下了决定“趁着大贞其他地方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打能打几座城池就打几座,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