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做呢
江琬大脑不停转动,同时又一遍认真地观察四周环境。
如今正是深秋时节,天气寒凉,日头也短。
山崖底下,大河之畔,则更是寒意深深。
说实话,这时候没下雨没下雪,甚至还有点阳光,江琬真觉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可如今太阳也已开始西斜,再过不久或许就要天黑了。天黑之前她们如果不能获救,江琬都难以想象在这种深秋时节,她跟刘妈妈这两个毫无生存物资的战五渣,要怎么在这崖底平安度过一夜。
其实陪同原主小江琬来福林寺上香的并不是只有车夫和刘妈妈,他们一行原本共有两辆马车,十来个人的。
只是原主有些怯懦怕生,所以只有刘妈妈陪她坐在前面更精致些的小马车上。
后头的大马车上则坐着两个粗使婆子,两个大丫鬟,此外还有一名车夫,两名家丁护卫在马车外步行跟随。
失控的是前一辆马车,后头马车上的人应该无事。
论理,看到江琬跟刘妈妈落了崖,这些幸存的人此刻应该已经在想办法救援她们了。
可一来此处地形险峻,不论上头的人是准备从崖上下来,还是打算绕路从河那边乘船过来,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实现的。
江琬是真怕救援的人还没来,她跟刘妈妈就先冻死饿死或者是被什么野兽给咬死在崖底了。
二来,则是在又一次仔细回想过原身记忆后,江琬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
原主是个有些怯懦的小姑娘,这种性格的人怎么会在赶路途中主动提出“去寺庙上香”这种麻烦要求呢
江琬回想起几个细节是有好几个人,连续不断地先是在小江琬耳边诉说伯府的种种人事规矩,激起她对前程的焦虑。
后又仿佛不经意提点她“福林寺的大师们慈悲着呢,有小姑娘得了大师一个有福的批命,回家后啊,不知多少青年才俊来求娶她,她家里上上下下也都把她当宝珠似的捧手心里啊”
“上山一趟,纵是无缘得见大师,能求个平安符或是护身符之类的,回头送给家里人,谁能不欢喜呢”
“沾沾佛性也好呀”
江琬“”
天知道福林寺里头一群和尚,他们是怎么会又算命又画符的这些不都该是道士们的活儿吗
槽点太多,江琬都没法一个个吐过来。她暗自思量,说这些话的,大部分是他们住店时遇到的过路旅人,其中还有一个则是随行来接原主的丫头翠莺。
旅人或许是当真觉得福林寺好,也有极大可能是被收买了,其他人也很难确定有没有问题,但这个翠莺却一定有问题。
江琬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判定,原主这次的落崖不是意外,而大概率是人为
在这种情况下,她又怎么敢把生的希望就单单寄托在其他人的救援上
她必须自救。
寒风吹来,江琬被冻得微微偏了偏头。
这一次她的视线落在了斜前方崖壁靠上的位置。
在那里,她看到了好大一片平整石壁。
最显眼的是,这石壁不仅平整光滑,它还白如汉玉,斜阳下,倒似是一面被大自然打磨过的玉镜般,熠熠生辉。
阳光从河那边斜斜照射过来时,石壁下方映照了些许矮树的影子,绰约婆娑,竟还颇有美感。
江琬一直在高速运转着的大脑这一刻终于点亮灵光这石壁是不是跟天龙八部中,段誉在镜湖边看到的那块玉璧有微妙相似
故事中,李秋水与无崖子常年在湖边练剑,偶尔有些夜间,当月光照来的角度刚刚好时,他们练剑的影子便会被迂回反射,最后映照在玉璧上。
以至于无量山上的人看见了,竟以为是有仙人在舞剑,由此人人神往,又衍生出无数争端。
江琬虽不似无崖子与李秋水般有绝世高妙的剑法,但趁着此时阳光正好,她要效仿那两位,借机在这面石壁上做些文章,好像也不是不可以啊。
“刘妈妈。”江琬当机立断,“你快拾些柴火过来,干柴湿柴都要有。”
刘妈妈早被她唬得一愣一愣的,这时就“啊”一声,又呆呆反问一句“拾柴”
这跳跃的思维,真不怪刘妈妈跟不上。
江琬解释道“干柴湿柴混合燃烧,烟气才能够大。也好叫人知晓,我们在这崖底,需要救援呀”
是,她打算山寨一个低配版“狼烟”。
烽火台上的狼烟究竟是怎么烧得又直又高的,里头到底放没放狼粪,这些其实也没必要考究。
江琬只是想吸引在河中行船的那位“紫气贵人”的注意力而已,有烟,烟够大就行。
刘妈妈倒也听话,连忙应声好,整了整袖子就利落地拾柴去了。
江琬则小步移动着,测算起日光的角度。
至于原本在“柳无双埋骨地”上方盘旋的那缕细细青烟,这时已自行消散了。
看起来它就没起什么作用,刘妈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