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是以创新为目的比拼科研投入,哪怕就是现在的欧洲也不怕苏联。因为欧洲的科技水平和美国在一个档次,是超过苏联的。
但是如果技术交流一直在持续,就会产生一个后果,苏联突破一个技术将其仿制,这就不仅仅是涉及到了苏联一个国家,而是会把相关的技术扩散到全世界。
同等价格欧美的产品当然是更好的,但在这里的代表也都知道,欧美的产品存在溢价,这个溢价还相当的高,苏联却可以压低售价。
“一旦技术交流继续,苏联就会杀死我们的企业,以当前的科学进步态势,苏联想要追上我们的科技优势并不容易,但一旦追上了,就可能把我们拉到和他们一个水平上。”
艾伦威尔逊的话引起了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代表的同意,利润来自于垄断,它可以有多种形式,什么托拉斯、康采恩、卡特尔,不管什么模式都好。反正规避的办法多得很,美国想要的技术封锁,也符合欧洲国家的利益。
“我们要避免的是,美国人只是单纯的要求我们封锁技术,而自己给苏联开后门,这个世界这么复杂,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美国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事”
“我们同意英国的看法”法国负责谈判的代表克莱尔深表同意,“美国何止扶持过苏联,还扶持过德国呢”
“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清楚,就不要重复了,毕竟我们还需要美国的帮忙。”艾伦威尔逊轻声咳嗽了一下,表示现在不是说这件事的时候。
美国对欧洲国家大陆平衡,所有今天在这的国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著名的苏联三大钢铁基地,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厂、扎波罗热钢铁厂几乎全为美国援建,其中部分设备来自德国。
战前苏联最大的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也是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
战前苏联四个拖拉机厂中的三个是美德援建的,其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先在美国建好,拆运到苏联,再由美国人和德国人重新组装。
所以美国在这方面绝对有前科的,艾伦威尔逊提及防着美国一手的想法绝对不过分。
还有就是关于技术封锁的门类,关于第三种稀有物资的种类,是最有可能被美国挖坑的,因为稀有物资这个词汇本身就很笼统。
不管怎么样欧洲地理上是一体,西欧和东欧不可能完全隔绝,在第三种稀有物资上要是较真起来,到底是欧洲封锁苏联,还是苏联封锁欧洲还不一定呢。
这一点上艾伦威尔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表示美国可能会在这个门类当中挖坑。
“要么让美国人解释清楚,这个稀有物资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么直接放弃这个门类,只在军事武器和高新技术上的封锁,反正我是想不到,到底什么稀有物资是我们有而苏联没有的,难道我们要向苏联出口黄金用来换取粮食么”
“这是我们法国认为可以进行封锁的领域”克莱尔拿出来一张清单,显然对即将到来的会议已经有了备案,随后意大利、比利时、荷兰也全部拿出来了自己的清单。
在这里的五国加上美国一共六个国家,不出意外就是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创始国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在刚成立的时候就只有这六个创始国。其中比利时和荷兰拥有的技术颇为有限,真正有技术的是美英法加上意大利。
艾伦威尔逊心里知道,这个所谓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其实对苏联的封锁可能短时间只有象征意义。看看意大利和法国的意共和法共有多少人就知道了。
在离开伦敦之前,艾伦威尔逊也向诺曼布鲁克表示,这个组织当前只有象征意义。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这简直就是带着几个警方的卧底去贩毒,别到了最后除了英国被美国看的紧紧地,看着法国和意大利不断和苏联达成合作,这样坑的就只有英国自己。
诺曼布鲁克也只能表示先同意美国的看法,细节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
英国当然也准备了自己的技术封锁门类,在座所有国家同意进行封锁的项目,第一个就是机床,机床,又被称为工业之母,制造机器的机器。机床行业的上游包括钢铁、铸造行业,而下游则影响着汽车、铁路、风电、船舶制造、航空以及关乎到国防的军工行业。
以机床为主,剩下的汽车、钢铁、造船、林林总总的细分被加入当中,充实着越来越长的封锁清单。
目前欧洲承受苏联的重压,一方面要报团取暖,一方面也要寻找外援。苏联这个国家存在就具备称霸全球的潜力,这都是庞大的国土所带来的。
承受重压的也不仅仅是欧洲,中东的和平教世界,远东的国家都是如此。一个国家面积大到苏联这种程度,带来的压迫力已经太强了。
机器化大工业的普及,大大提升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突破地缘屏障和地缘距离限制的能力也大幅提升。这就让人类对地理的认识得到了较大改变。
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前,人类是以初级工业、农耕技术水平为依据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