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小走的衣服都湿了,脸上都是汗,正抬手擦汗呢。
刚放下手,便看到了已经走到他面前的牛车,吓得心里一个激灵,下意识的转身就要跑。
“三叔。”
宋三小后退了好几步,离牛车远了一些,警惕的盯着自己二哥,“你、你们”
宋宛月已经从牛车上下来,闻到他满身的酒气,眉头微微皱了皱。
“我、我、我”
宋三小吓的嘴都不利索了,宋奶奶一再给他说,不让他理会二婶那边,如果知道他今天在那边喝了酒,估计以后都不让他回家了。
“我有事让你做。”
宋宛月给他使了眼色后去了一边,宋三小倒退着过去,眼睛还不放心的盯着牛车,“什、什么事”
宋宛月背着身子,将二两银子递给他,“你且在县城住几日,等过两日我会过来寻你。”
宋三小见到这么大块的银子,喜出望外,伸手就要去拿,手伸到半路,又想到什么,噌下又缩了回来,下意识的看向牛车上的宋林,“你、你要让我做、做什么”
要是他再帮着宋宛月瞒着大哥去做事,别说他藏在县城,就是他藏在老鼠洞里,大哥也会把他揪出来打的半死不活的。
“你帮我在集市上找个好的摊位,我明日过来摆摊。”
“摆、摆摊”
宋三小可不信大哥会舍得让月儿出来摆摊。可自己身上确实也一分钱没有,总不至于真的睡到大街上,赶紧伸手接了,“咱可说好了,不能做别的事。”
“放心。”
宋三小快速的把银子藏在袖子里,看着宋宛月上了牛车。
宋树看也没看他一眼,赶着牛车从他眼前过去。
直到牛车走出去老远,宋三小才把银子小心的放好,晃着身子走进城门。
宋宛月三人回到家已经不早了,家家户户早就忙着做饭了,宋树媳妇刘翠兰也去了厨屋忙活,宋奶奶和宋老爷子坐在堂屋长吁短叹。
许氏则坐在院中,时不时的朝门外张望,听到牛车的动静,立刻迎了出去,看到牛车上只放着白面,更加坚定了晚上要说服家里人让她接几个大绣活的想法。
伸出手先摸了摸宋宛月的头,然后去搀扶宋林,“都累了吧,先回去休息一会儿。”
宋宛月和宋林下了牛车,走进院内,宋树把牛车赶去一边卸了,把牛牵去牛棚,喂上草,扛着面袋放去厨屋。
刘翠兰看他竟然扛着这么多白面进来,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是深深叹了一口气。
宋宛月正好进来,听到了,却假装没听到,“二婶,你帮我个忙,帮我和一些面出来。”
刘翠兰还以为她想吃面条或者饺子,当即挽起袖子,麻利的舀好了面,正准备和,宋宛月却放了一些盐在里面。
刘翠兰疑惑不解,却也没有多问,面和好,醒了一会儿,宋宛月又舀了一些凉水,倒入成面团的盆中,刘翠兰差点惊叫出声,宋家日子虽然好,却也不是能天天吃白面,就这样糟蹋了,太可惜了。
“二婶揉吧。”
刘翠兰在心里叹口气,开始在水里揉面,等水浑浊了,宋宛月就把水倒入另一个大盆里,再重新加上水让她揉。一直揉了四五遍,手里的面团都发黄了,宋宛月才让她停了手,把面团放入了锅里蒸好,放在一边晾着,至于那些洗面水,则一直放在一边,谁也不让动。
一直过了一个多时辰,宋宛月才让宋树帮忙,把洗面水上面的清水倒掉,把剩下的用细箩过了一遍,在蒸屉上刷了一层油,倒在上面一些,刷匀,放在锅里,让刘翠兰烧火。
看着那些洗面水竟然能晾成糊糊,刘翠兰惊诧不已,赶忙蹲下烧火,不过一会儿,宋宛月就让宋树帮着端出来,连蒸屉带糊糊一起放到凉水里。
宋宛月俯身,揭了一张面皮下来,在微弱的油灯下,竟然能透出光亮。
“这是什么”
刘翠兰惊呼。
“凉皮,二婶按照我刚才的方法再做几张出来,我去摘些黄瓜。”
“我去摘。”
宋树迫不及待,隐隐有些激动,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透明的吃食。
宋宛月趁着这个功夫把买来的调料弄好,宋树摘了黄瓜回来,询问了她以后,麻利的切成了丝,又按照她说的拿了一张面皮,切成了条,放入碗中。把剩下的面团煮出来,就是面筋。
宋宛月切了不少的面筋,把黄瓜丝和调料放在里面拌好,端着去了宋老爷子和宋奶奶的屋中。
不过一下午的工夫,两人仿佛老了十多岁,恹恹的坐在炕上。
宋宛月端着碗进屋,“我让二婶帮着做了一道吃食,爷爷奶奶尝尝。”
两人哪还有心思吃饭,宋奶奶一直懊悔自己那天没有看顾家给的东西,要是看了,知道匣子里是玉镯,她定然会亲自送回去。
她勉强扯了扯嘴角,想要说不吃,宋老爷开口,“吃吧,咱月儿的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