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复(1 / 2)

明骑 隔壁小王 2401 字 2017-09-30

第六百八十一章 收复

入夜,辽阳城外。tK63

马城揉着酸痛的额头,粮荒,是大明,辽东面临的一个死结,难题。

孙承宗含糊着求援,沈阳城被遗弃的汉民约十万余众,尽是老弱,青壮都被建虏裹胁走了,这十余万汉民是不得不救的。沈阳城中没有找到半颗粮食,出逃显然是皇太极蓄谋已久,连棉衣都搜刮一空带走了。这十余万人是不得不救的,加上六万关锦大军,这便是近二十万张嘴呀。

以倭国,朝鲜,缅甸之粮供养辽东大战,仍显不足。

缅甸台湾太远运输不便,朝鲜又是属国,那便只能从倭国想办法了,一封密信交给镇守倭国的李乘阼,想来那位丰城侯当知如何做了。密信送出,马城心中便一阵不耐烦,一个岛国要那么多人口做什么,就算在倭国刮地三尺,也要先满足辽东所需,至于倭国会不会饿死人,那不重要。

李乘阼在倭国干的不错,到底是掌握京营多年的老将,正值壮年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时候。

那位丰城侯忠实的执行了马城的策略,以儒学教化倭人,以佛教抑制倭国人口,初见成效,如今儒学在倭国渐渐兴盛起来,倭国街头标志性的武士,浪人已近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穿文士服,摇头晃脑的读书人。

佛教,在倭国的兴盛则是早有传统的。

李乘阼在倭国将大批假和尚杀头的杀头,抄家的抄家,从中原之地请了有道高僧,宣讲佛法,让倭国人前程的做真和尚。当和尚还能娶妻生子算怎么回事,随着佛教的兴盛,倭国人口自然便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绝佳。

将手边的糟心事解决了,回信孙承宗,半月之内当有大批粮草运道。

开原府,被粮荒折腾了这么些年,马城早不厌其烦了,开发东北便是当务之急,已屡次授意叶赫县衙,军粮司,屯田司,各司要员当锐意进取,将步子迈的再大一点,将开拓的脚步放的再快一点,在两三年内彻底解决辽东粮荒顽疾,还要能反哺关内,不如此,又如何应付关内大批流民。

在马城这个上官的催促下,下属各司自然卖力督促。

如今,明人深入松花江流域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势力已经抵达了黑龙江流域,大批移民正在补种耐寒作物。

收拾心情再拿起另一份军报,锦宁军副将马崇武报,从沈阳出逃的大股建虏,人数约三十万,其中正黄旗,上三旗精兵约两万,下五旗,汉军,蒙军约三万,包衣,青壮约五万,能战之兵仍是高达十万,余下的二十万人多数是旗人家眷,年轻的汉民女子,皇太极的打算一看便了然于心。

这老贼是打算裹胁三十万青壮,北逃,借着兴安岭天险的保护,繁衍生息。三十万青壮男女用不着十年,人口便会爆炸性的增长,二十年后,便会又有一支八旗大军自北方极寒之地,滚滚而来,这老贼真是打的好算盘。

桌上的军报堆积在一起,多是求援,报战损的。

三十万建虏以精锐骑兵开路,当着披靡,沿浑河两岸布防,堵截的各部兵马无力阻拦,竟被那老贼一日间长驱直入五十里,连夜行军,怕是明天一早便身处浑河上游,八十里外开的偏僻荒凉之地了。

马城长身而起将桌上堆积的军报一推,长笑一声,这一招算老贼赢了。

战争总是充满着各种意外,皇太极也是一代雄主,既然有此魄力弃城而逃,那便算是他赢了一局。这场仗还有的打,各部明军都在连夜征集马匹,会骑马的,能抱着马脖子不掉下来的都算上,一支骑兵大军正在云集到抚顺,沈阳一线,连夜出发,怎也要咬住三十万建虏的尾巴,狠狠的咬。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能不能将老贼三十万人马堵在勒拿河,便要看李争鸣,陈演两人的本事了。

翌日,清晨。

又有军报,凌晨时建虏大军在浑河上游,突然发动了一次反击。

正大举追击的明军关宁轻骑,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部骑兵被击溃,一部正在与虏骑激战,损兵两千。马城看着军报表情古怪起来,这战法怎的如此熟悉,真当老子是不知兵的蠢物了么。

一纸军令,训斥了轻兵冒进的吴三桂,提点一番。

命吴三桂,马崇武两人不可轻兵冒进,要与各部友军协同作战,疲敌,诱敌,以丰富多变的战法应付建虏的反突击。稍一思索,便将马崇武官阶提了一级任关宁总兵,生生压了吴三桂一级,这倒并非是名人效应。而是关宁军中,吴三桂这等旧辽军将领,用兵一向没什么章法。

再将倪元璐从抚顺调来,以参谋长身份派往关宁军,如此才觉得妥当了。

随手将军报塞进亲兵怀中,整整鲜红大氅出了帅营。

今日,是收复辽阳,沈阳的大好日子,不能因为些许失利,便破坏了热烈庆祝的炽热气氛。

攻克辽阳,全取沈阳,便代表着辽东全境克复,在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出营,翻身上马,在亲兵簇拥下缓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