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鱼香肉丝(1 / 2)

车停下,麻将自然而然的从窗口跳了出去,方宏推开车门,踏上了厚实的草地。

这些草都是真二八经的,高超过脚裸,甚至可能高过膝盖,高过大腿的大草原的草,而不是草甸或者沼泽地那种草,虽然天气热,方宏还是带上了一双厚重的沙漠靴,鬼知道这儿有没有毒蛇。

走到车后,方宏将后面的备胎架拉开,然后打开了下面的车门。

这个设计很不错,加的尾箱毕竟没有真的车体牢固,又不是加的豪华尾箱,所以门也不是那么牢固,有一个轮胎架盖着也好。

方宏一共带了两个备胎,备胎架一个,后车厢里面还有一个,就怕路上出问题。

打开车门,水友一片惊呼。

“我靠枪哥,别人自驾游后面都是带的各种应急品,你这后箱,是按照冰箱设计的么?”

后箱是没法进去的,所以一共分成了三大块,其中一块是一个超大邮箱,在右边,而左边是方宏用来放厨具的,整个尾箱,全都是吃的,各种各样的吃的,一个水箱,一堆山珍干活,甚至还有一个一看就是用来放冰块的大箱子,里面装的是肉类。

“这一次的出游,真特么的豪华。”

“不然我能怎么办……拿出弓杀一头角马拖上车么……”

这一次方宏带了很多干货,不只是蘑菇,也有干菜,也有肉类干货,不过还是不够,路上方宏计划了三次偏离路线去加油,那时候可以采购食物,不过也不见得多新鲜,不一定有冰块,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说,活人总是不会被尿憋死的,也不会被饿死。

“现在的非洲,有很多私人基金建立的保护区,通过允许人狩猎的办法获取收益,反过头来保护动物,听上去很可笑,不过却是可行的,因为需要保护的动物生殖能力差,而有些动物生殖能力强悍,不太需要保护,反而需要控制数量。”

方宏拿出了这一次携带的还算新鲜的一些材料,青莴笋,和猪肉,还有木耳。

听起来就能知道这是要做什么菜——鱼香肉丝。

方宏搬出锅灶,这一次的灶是比较上档次的带基座的炉子,看上去就比单灶的煤气灶小一丁点。

“这一次我们旅行的第一道菜是鱼香肉丝。”

“我小时候还没有学做菜的时候,经常吃到鱼香肉丝,那时候总觉得鱼香这个味型历史那么长,鱼香肉丝也应该很多年了,不过后来才知道这道菜正儿八经还不到百年,是抗战时期蒋的厨师长川菜名厨发明的新菜色,是基于泡椒肉丝发明的。”

一道发明至今只有七十年历史的菜风靡全球,不得不说这道菜的发明者,简直是个牛人,和陈麻婆、丁宝桢(宫保鸡丁发明者)一样。

方宏这辆车,从拦腰高度,可以抽出一张铁板,正好作为操作台。

其实细看之下,现在最流行的川菜菜色发明都不过百年历史,最久的也不过二百年,原因就是豆瓣酱需要辣椒,而辣椒进入川地太晚了。

但是历史三千年的饮食文化一直传承至今,等到辣椒,然后川菜雄厚的底蕴完全被激活了,瞬间爆炸。

虽然这些菜不一定辣,但是豆瓣酱对于提味来说,太经典了。

方宏剥去莴笋的皮:“莴笋要切丝,要用食盐腌制一会儿,主要是为了让水分腌制出来。”

鱼香肉丝这道菜的做法,就是要大火快炒,如果莴笋水分过量,第一是会让油到处喷溅,减小火炒出来味道就不对了,第二就是因为后面还要勾芡,不需要食物的内部有那么浓郁的水分。

莴笋切丝后,猪肉也得切丝,而且都得一样粗细,一样长,这一点中华小当家说的没错,这种需要炒丝儿的川菜,都得粗细一样,看起来才经典,不止是看,吃起来也是。

如果猪肉切成了条,免不了炒绵软,如果切成了片,就会焦。

“猪肉切丝,和莴笋丝一样长,用芡粉拌匀。”

“这道菜由于历史短暂,但是传遍了世界,所以导致这道菜有了很多的新做法,各类做法中需要的配料也不同,比如夏天用青笋,冬天用冬笋,在大部分做法中,都是要加木耳丝的。”

青笋实际上在川地就是莴笋,而冬笋是真正的竹笋。

至于加木耳,就很有讲究了。

猪肉的口感讲究嫩,细。莴笋的口感讲究的是软,糯,带一点绵,而木耳,可以给这道菜提供劲道的口感,脆嫩而爽口。

“接下来就是炒鱼香了。”

鱼香味具有咸甜酸辣兼备,姜、葱、蒜味浓郁,色泽红亮的特点,是川菜中独有的一种特殊味型。用于炸、溜、炒之类的荤素原料。调制“鱼香味”时,并不使用鱼品,却具有浓郁的鲜鱼香味,被人们誉为川菜一绝。

因为鱼的腥味很重,而四川民间的人们又最喜爱吃,为了去腥,人们在做鱼时加入些泡菜,如泡红辣椒和泡姜、少许泡青菜等其他调料。后来厨师们把民间的烹鱼方法定为泡菜鱼的烹制方法,有的地区还把此方法定为一种味型,称泡菜味。蒋的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