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天巧世界(1 / 2)

董卓初进洛阳的时候,卫旋曾经指点过他一句“玺在井中”。 .⒉3TT.以卫旋对董卓的了解,这厮一定会把洛阳城中的所有水井翻个遍,而传国玉玺也肯定已经落入了这厮手中。

现在董卓死了,传国玉玺的下落又成了一个谜,谜底无外乎四种可能。一是被董卓藏在某个隐秘的地方,随着董卓的死而湮灭,再也没有人可以找到。二是落入吕布手中。三是落入李傕、郭汜二人手中。四是重归汉室,回到刘协手中。

刚才这帮宫眷和文武百官到后面去吃炒面,从卫旋身边经过的时候,卫旋施展射覆之术进行了一番探查,的确现了几枚玉玺,但没有一枚和记载中的传国玉玺相同。很显然,那枚传国玉玺并不在刘协手中,第四种可能已经排除。

有没有传国玉玺并不影响天下的传承、朝廷的更迭,后来失落了传国玉玺,皇帝还不是照样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卫旋好不容易来到东汉末年一趟,不亲眼看一看那枚传说中代表至高权力的宝物,又如何心甘。他追击李傕、郭汜,除了想顺便寻找一下位于长安的界门,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弄清楚传国玉玺的确切下落。

……

卫旋离开偃师一路向西,经过洛阳、河南、谷城等地,入眼都是一片荒凉。遭到董卓军和关东诸侯的连番劫掠,这一带已经见不到几个活人,就连帝王陵寝、官民坟墓都被盗掘一空,满眼尽是遗弃的尸骨,真是死人也不得安宁,这就是乱世景象。

虽然急着追击李傕、郭汜,卫旋还是留下一部分兵马帮着将这些尸骨妥为掩埋,又传信襄阳,让蔡瑁组织民夫重建洛阳。就这样一耽搁,抵达函谷关外已是黄昏。

徐晃、典韦、孙策一齐来见,拱手道:“李傕、郭汜逃入关中,急切难下。”

卫旋摆手道:“无妨,传令众军早早休息,三更做饭,四更入关。”

徐晃、孙策不知道卫旋的神通,相顾愕然,唯有典韦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不过,卫旋有过特别吩咐,就连典韦也不敢透露半点消息。

到了三更天,众军皆起,埋锅造饭,卫旋却已经施展土行之术潜入函谷关内。函谷关是连接洛阳和长安之间最重要的一处关隘,关城内只有驻军,没有百姓。大多数守关将士只能住在营帐里,那十几幢房屋仅供主将居住,卫旋毫不费力就选准了方向。

让卫旋意外的是,镇守函谷关的是老熟人杨奉。对这家伙卫旋可没什么好感,直接一剑斩下他的级。再在屋中搜索,听到鼾声如雷,竟然现李傕、郭汜二人睡得正熟。

卫旋将二人推醒,喝问道:“传国玉玺何在?”

李傕睁眼看到卫旋,吃惊道:“你如何在此?莫非关门已破?”

郭汜则支吾道:“玉玺已为吕布所夺。”

卫旋见二人同榻而眠,枕间放一黄布包袱,不由明白了几分,手一招,已将那个黄布包袱抓在手里。李傕、郭汜见状,大惊失色。卫旋却早把包袱打开,里面是个朱红漆盒,漆盒中安安静静躺着一枚玉玺,四寸见方,五龙交纽,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正是传国玉玺。

李傕知道事情败露,讪笑道:“此玺既入大人之手,天下合该大人所有。末将愿追随大人左右,助大人一臂之力。”

郭汜亦道:“末将愿降!求大人恕罪!”

卫旋没有见过传国玉玺,不知真假,把玩良久,忽然问道:“吕布既除董卓,何不取走此物,反令其落入尔等之手?”

李傕苦笑道:“太师得玺之事,只我二人并吕布知之。吕布刺杀太师,大搜宫室,正为此玺。然太师藏之甚深,布搜之不得,又为我二人所败,只得流窜他方。”

郭汜道:“我二人本来交好,却因一小厮无意间现此玺。为决其归属,这才反目成仇。非此,又因何会败于大人之手。”

卫旋弄清原由,点头道:“如此,则留你二人不得!若此玺为真,则赦汝族人,不然,必族汝家!”

李傕、郭汜大惊,欲要反抗,却已不及,早被卫旋斩下级。卫旋提了三颗级来到关门处,守门军士见了,慌忙弃械投降。随即打开关门,函谷关就此易手。卫旋并不在关中逗留,直接挥师长安。至于这枚传国玉玺的真假,卫旋虽然没有见过,但襄阳却有一个人再熟悉不过,只要给她一看便知,所以卫旋也没有太过在意。

……

从洛阳到长安,一路畅通无阻,诸县守臣皆望风而降。行到霸陵地方,卫旋脑海中的界门之钥忽然有了反应。他立即下令扎营休息,自己则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落脚的地方是片山谷,谷中草木繁盛,却听不见一丝虫鸟的动静,透着些诧异。

不过卫旋并不打算在这时候探索新世界,他只是留意了一下脑海中浮现的一段信息,那是三十六路神通之钉头七箭。这路神通排名三十六,表明他来到的是第三十六号大世界。按照天罡地煞,可以叫做天巧世界。

所谓钉头七箭,就是以箭射草人,连续七箭,便可异地取人性命。当然,施展这路神通需要几个条件。先,必须要以太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