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礼开始前,邦妮在营销上究竟花了多少工夫呢?
首先,她让旗下的报刊杂志不断地放出各种各样关于婚礼的细节与花边,这当然不是她计划的全部,应该说,这只是一个引子。
第二步,雇人在各种场合谈论起这些事情,炒热整个话题,本身自带话题性就是“音乐继承人的婚礼”,所以这一点并不难,但真正要将热度炒起来,自然需要的是全民参与,那么话题性与抢眼性就是必不可少的——窥探美国最富有的人的人生?你见过吗?我没见过?第一次见!活久见!
吊起大家的好奇心以后,自然而然,人就会开始关注这些普通人可能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生活。
无论在哪个年代,贫富两个极端的一举一动,总是更引人注意,更甚者,人们更愿意去关注比你更有钱更有权势的人,因为人类天生有一种向上拼搏的精神,没有人愿意一直在社会最底层打滚,谁不想要更好的生活呢?
而真正能够帮助社会最底层的,只有两种人,一种就是最底层人士本身,以及有钱有才需要名声的富人们。
炒作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半遮半掩,半真,却不是全部。
当媒体发现原来这个话题可以吸引公众的眼球,自然而然就有媒体自动自发地挖掘所有相关的题材,记者的考据,又或者是狗仔编造(当然这个时候并没有狗仔,却有编造故事的记者),这都是新闻工作者信手拈来的本事。而当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为这个话题奋斗的时候,全国都开始关注这桩让人津津乐道的世纪婚礼。
然而除了最初邦妮是有意识地让人放出各种各样的八卦供人谈论,到了全民火热讨论的时候,她也只是稍微控制一下舆论的导向,尽量不让仇富的人对她的婚礼肆意攻击。
从筹备到结婚,所有的舆论导向都是在邦妮的掌控之下,并没有脱轨,这也是邦妮的营销中最出色的部分。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
手段有很多,比如说高压封杀,比如说用钱财疏通,比如买下这个媒体出版社,比如找到出版人的弱点,但这一次,邦妮什么都没有做。
她只是用实际行动堵住了所有的嘴。
当所有人都开始注意到她婚礼的奢华程度的时候,她则开始联合美蓝联盟的姐妹们开始将婚礼的部分融合到了慈善事业当中。
美蓝联盟这个组织在邦妮不到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组建,当时在所有大人看来都是小打小闹,但是当女孩们开始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这个小团体就开始有了一股让人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她们团结、自信,浑身散发着让人移不开眼的光芒,让很多女孩都拼了命想要挤进这个由邦妮和爱拉前途的女性团体。
美蓝联盟创始人的婚礼,姐妹们自然是倾尽全力地为她筹备。
而这也是邦妮所建的女校,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当中,美蓝联盟的姐妹们带着女校的学生们去往全国各地的孤儿院,带上邦妮与小博的祝福和物资,分送到这些孤儿的手上。
人们开始关注这一所女校,并且正视女性们的能力以及诉求。
配合着媒体的报道,这当然又让婚礼的话题性更上一层楼。
紧接着,为了配合自己的慈善计划,邦妮和小博公开表示,在他们婚礼中所收到的礼物,他们会邀请拍卖行估算总体价值,两人将会捐出同等价值的钱币,而这一部分的钱将会成立一个慈善基金,资助因为贫困而无法交学费的儿童,他们也将在婚礼之前举办一个慈善晚宴,当晚慈善晚宴的总收益将会捐给医疗慈善事业。
邦妮·巴特勒如此大手笔,作为她的南方首富父亲自然不遑多让,在邦妮准备成立慈善基金的时候,瑞德本人捐出一百万美金给这一个慈善基金。
之前由于婚礼过于奢华而让某些仇富的人有了反弹,这下也因为这巨大的手笔瞬间鸦雀无声。
一百万美金在当时是什么概念,就几乎等于是现在的九位数字,再考虑一下当时的物价水平,这一大笔钱,几乎可以等于一个城市一年的生产总值。
富可敌国是什么概念,反正不是大家能想象得到的概念。
放在现在,也就只能用“有钱任性”来形容这一场婚礼。
但高投入的最终结果,是高收益。这是当时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的。
将商业与婚礼融合到了极致,并且得到了丈夫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与谅解,而数十年后当众人将所有的数据综合研究过后,才发现了女王大人的真正意图,这才是真正的营销艺术。
不过当时的人们,更关注的是婚礼本身以及其花边,而不是后续那些产业增加的附加值与制造出来的生产总值。
比如在婚礼当天,巴特勒企业就给巴特勒旗下所有的员工放假——巴特勒企业旗下有无数公司,给所有人放假一天已经是极限了,这一天所消失的产值与产能差点让亚特兰大崩溃,好在瑞德·巴特勒在任性之前做好了准备,最终并没有造成城市的损失。
为了庆祝最爱的女儿的婚礼,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