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三个错误(1 / 2)

第四二八章三个错误

徐还亲率大军赶赴秦州。

这个结果,让西夏人顿觉莫名,一头雾水。

先是在凤翔府按兵不动,再往延安府调兵遣将,现在突然亲自率军扑向秦州。

声东击西吗?

无论怎样,察哥对此并不担心,八万精锐大军在手,见神杀神,见佛杀佛,他谁也不惧。

徐还此时前来,更可谓正下怀,求之不得。

已经在秦州城下等候许久,早已不耐烦的察哥再也按捺不住,率领大军在渭水畔摆在阵势,准备与徐还决战。

麦积山,位于秦州以东。

山有著名石窟,佛像林立,宝相庄严,慈悲为怀。

山下则渭水滔滔,大军驻扎,金戈铁马,杀气腾腾。

此处是从凤翔前往秦州的必经之地,察哥甚至没有掩藏踪迹,好似觉得伏击多余。

除了派遣一定兵马提防秦州城里的刘子羽,和南边山道要冲的吴玠之外,主力大军布置在渭水畔,摆好车马,迎战徐还。

此情此景,摆明了是要一战决胜负。

察哥敢这么做,是笃定了徐还别无选择。

如果徐还避而不战,岂非是畏惧?这对他的名声,以及宋军士气都是不小的打击。

而且扼守麦积山渭滨官道,某种程度会威胁到宋军的粮道,这是徐还承受不起的,速战速决其实也是宋军的需求。

……

徐还在途接到消息,嘴角浮起一丝笑意,看来自己在凤翔府拖延时间,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察哥着急了。

焦躁乃是兵家大忌,这是其一。

察哥也过于自信了。

在渭滨摆好阵势,是笃定自己肯定能赢?骄傲自大,是又一个兵家大忌。

尚未交战已经犯了两个大错,已然不可饶恕,偏生他还犯了第三个错误……

如此良机,徐还自然也不会放过。

既然察哥如此急切要一战定胜负,那如他所愿。

毕竟对宋军而言,时间也很宝贵。

徐还抬头看了一眼万里无云的晴空,以及烈日骄阳,吩咐麾下兵马及时在渭滨补水休息,赶路虽然要紧,却也需保持体力和战力。

从凤翔府到秦州,距离并不十分遥远,后世高铁时代,可能也一两个小时。

不过这年头交通不便,大军前行携带辎重,加之有意不疾不徐,耗费的时间更长了。

绍兴元年六月,徐还率领大军到达麦积山下。

早已迫不及待的察哥没有给宋军喘息的机会,立即发动进攻。

以逸待劳,又有骑兵优势,察哥笃定能一战功成,信心满满。

可是他忘了,或者说低估了徐还。

一个能够击败多位金国将领的统帅,尽管年轻,但绝不会鲁莽草率。

明知西夏大军在此严阵以待,等候多时,而宋军劳师赶来,难免疲惫。

这等情况下,立即开战,宋军岂能占到便宜?

但徐还还是这么做了,只能说明一点,他有所凭恃,而察哥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两路大军这样在渭水畔遭遇了。

察哥在战车瞧见宋军的阵势后,有那么点意识,低估了徐还,宋军的战阵排列想象的更为严密。

这是徐还从岳飞那学到的,此战不同于以往的袭,而是正面阵地交锋,那战阵排列的作用不言而喻。

宋军整齐列阵,两翼还有骑兵穿梭护卫,人数虽然不多,但足以防备西夏骑兵突然从两翼包抄掩杀。

貌似毫无破绽,但察哥盯着宋军队伍瞧了片刻,随即一声冷笑。

他有办法,有个大杀器正好派用场。

铁鹞子!

始于李元昊时代,最早是国主的护卫、仪仗,属重装骑兵。

后来发展冲锋陷阵的主力,时常用作突破敌阵的“前军”,如眼下,正好派用场。

徐还也吃了一惊,没想到一交手,西夏人便搞出这么大的手笔。

西夏铁鹞子与辽国铁林军、金国铁浮屠,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三类重装骑兵,战力非同一般。

几次与金军交战,尚未见到铁浮屠的踪迹,兴许尚未成军,或者暂时并未投入作战。

眼下倒是先与西夏铁鹞子遭遇了,徐还倒是饶有兴致,立即想起了郾城之战岳飞对付铁浮屠的办法。

砍骑兵,下砍马腿。

这是一个招数,而且还有个极为有利的因素——天气。

六月天,骄阳似火。

穿着单衣轻甲赶路都会汗流浃背,重甲重装的铁鹞子会是什么境遇可想而知,他们能坚持多久呢?

适当的拖延,便足以让铁鹞子战力下降。

不过徐还并未打算如此,天气太热,速战速决,对大宋将士也有好处。

更重要的是,他要一战摧毁西夏最强悍的精锐,从而打击西夏的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