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装腔作势(1 / 2)

第四一五章装腔作势

徐还闪电出手,速度很快。

很短时间内便成功逼迫完颜宗辅撤退,收复关全境。

以至于等临安接到开战消息,尚未反应,捷报到了。

和谈过程交战,毫无疑问,颇为敏感。

最初传来消息,有人甚至想要做点章,弹劾徐还轻举妄动,自作主张,破坏和谈大局。

却没想到转眼间捷报来了,还能说什么呢?

以攻占佐和谈,金国人都懂得的道理,大宋难道要置若罔闻?

战争与和谈都是外交手段,战场打的越狠,越有优势,谈判桌越有底气,有筹码,可以争取更多利益。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自古以来,也有不少经典成例。

别的不说,现在徐驸马将关全境收复,金国所谓归还关成了一句空话。

与此同时,徐还兵临潼关,与岳飞一西、一南对南阳、陕州等地形成夹击态势,局势对宋国更加有利。

徐驸马何错之有?又凭什么指责呢?

无论是朝堂和民间,都是一片叫好之声,对徐还多有赞扬。

与此同时,对金国已经有所让步的和谈条件提出质疑,否定。

金国使臣已经到临安,住在礼宾院里,所以和谈本身已经无法阻止。

朝堂之,主战派的官员们态度很明确,和谈可以,金国必须让步,更改条件。

岁币的事情,态度相对宽松,并非不能给,但数额不能太多。

两国关系仍旧是一个争执的难点,再有便是归还原,盟约签订之后金国需立即撤军,没有五年之说。

至于伪齐刘豫,一介叛臣,大宋岂能容他?

如果金国不答应,咬紧牙关继续打是了,谁怕谁啊!

徐还在关的胜利,是效果绝好的强心剂,让大宋下信心满满。

毕竟收复了陕西路,秦陇川蜀安全,大宋整个国防形势好转,让人能长松一口气。

且从关出击,东出潼关可以征原;经过蒲津关渡黄河,可以入河东晋地。

进可攻,退可守,等若暂时站在一个不败之地,完全有底气与金国一争。

……

这个局面,让赵构都不禁有所震动。

他虽然也觉得徐还有些轻率冒然,但总归是打赢了。

而且徐还并非完全自作主张,之前表态时说了,尊奉朝廷命令,会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和谈。

现如今,他做到了。

一场胜利,一地得失,并不足以改变赵构见好收的态度。

毕竟韩昉一句“二圣归来”的威胁,好似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头顶,让他寝食难安。

再加国库空虚,杀伐过重,不利子嗣的虚妄之言,赵构的态度可想而知。

和谈,不能不答应。

徐还的作为,有点火浇油,却也并非全无坏处。

若能以此迫使金国继续让步,争取更多利益,对朝野和天下也算有个交代,阻力也能小一些。

否则自己这个皇帝的形象,天下人与后世史笔的评价,不免……

颜面!

赵构也是要的。

作为皇帝,风险之事要把自己摘出来,找个背锅侠。

赵构找到的人,正是——秦桧。

……

一心想凭借此番和谈,肩寇准,登相位的秦桧,最近很忙。

这边刚刚谈的有点眉目,徐还在关又闹了这么一出。

朝野反对的声浪不断,官家那边态度也有些许改变,只能硬着头皮再去招韩昉,装腔作势,讨价还价。

见秦桧前来,韩昉心知肚明。

关局势骤变,也让他猝不及防,颇为尴尬。

三太子也真是,败的如此彻底,竟然把关全丢了。

手好歹还有数万兵马,坚守几日也是好的,到时候撤离关,也能保全一份体面。

现在倒好,彻底成了败军之将。

不过随后完颜希尹的信,让他明白过来,其有诸多不得已。

仓皇撤离虽然丢人,却总好过被徐还围困吧!

截断了粮道,数万人马被围困在长安城里,岂非成了宋军的人质?

虽说可以凭借城池坚守,也能反过来劫持长安城百姓为人质,谅他徐还也不敢伤及宋民,少不得会投鼠忌器。

然而,完颜宗辅已然没有那个孤注一掷的决心,不想与一群宋国百姓同归于尽。

也有道理,可以理解。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太子、银术可、希尹,以及数万金军将士的性命显然更为重要。

更何况,希尹还有全盘考虑,策动西夏。

完颜希尹的信函里态度明确,让自己坚持,不要因关之败有所让步。

即将两面受敌的宋国,有什么资格谈条件?

……

“韩尚,想必你也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