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一四一章 何去何从?(1 / 2)

第一四一章 何去何从?

徐还等人刚刚离开永安,便听说了金兵入侵滑州的消息。

这个结果,一点也不意外。

自从岳飞被调离的那天起,徐还和裴元衍就有不好的预感,如今应验了。

果然是金兵的调虎离山之计,偏生杜充这个草包真的中计将岳飞调走了,结果被金兵趁虚而入。

没有岳飞在,他杜充绝对守不住滑州。

逃跑是必然的,这两年不知道有多少大宋将领都是这幅德行,徐还对此已经不抱希望。

但有一件事,却完全出乎他们意料。

杜充南撤之时,做了一件大事——掘开黄河!

黄河是华夏母亲河,但因黄河流域开垦过甚,水土流失严重,自汉朝之后便屡有决口,时常水患。

尤其是大宋立国的这些年,黄河更是隔三差五地泛滥,不时有决口,甚至改道。大宋百姓为此没少受罪,死伤不少,损失惨重。

大宋朝廷为治河,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计其数,就是为了防治黄河水患。如果说北宋王朝是被黄河水患拖死的,其实也不无道理。

万万没想到,杜充竟然反其道而行,掘开黄河!

诚然,从战争的角度而言,有时候掘开河流大堤,阻击、延缓敌军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

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用过,最近比较有名的一次好像也是在黄河,在花园口。

掘河阻敌的效果到底怎样姑且不论,此举自然导致严重后果,受苦受难的必然是无辜的老百姓。

杜充掘开黄河大堤之后,黄河水位下降,冰层空虚,金兵无法再继续踏冰过河,这似乎是唯一让人欣慰的作用。

紧接着汹涌的黄河水冲入泗水河道,然后冲入淮河,东流入海。

从这一天开始,黄河改道!

本来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改道向南,夺淮入海,入海口从燕云附近的渤海,变成了苏北一带的黄海。

这个一局面,沿袭数百年,直到近代才改为自齐鲁入渤海。

黄河改道,自然也意味着巨大的水患,黄河以南的大片区域顿时成为一片泽国。房舍、道路、田地被淹没。

而且事出突然,谁也没想到寒冬季节,新岁元日,黄河水毫无征兆地冲过来,猝不及防,沿岸死伤惨重。

按照裴元衍的估计,死伤恐怕不下二三十万,更有成千上万的黄淮百姓家园被毁,无家可归。

这便是杜充,一个手握重兵,驻防中原的东京留守的阻敌之策。

有没有淹死几个金兵不知道,但黄淮一代无数无辜的大宋百姓成了亡魂,更多人则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则是事实。

哼哼!

徐还连连冷笑,心情一团糟糕。

他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如果是万不得已,为了大局需要牺牲些许百姓,他也会这么做。

但杜充此举,必要性和最终结果……都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一个畏惧敌军,贪生怕死,偏偏不将百姓生死放在心上的将领,却偏偏手握重兵。

这样的大宋,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徐还更为关心的问题是,岳飞去哪了?

……

击败张用之后,岳飞察觉到金兵调虎离岸的计策,心中无比忧虑,本欲第一时赶回滑州的。

没想到不等他动身,金兵渡河,滑州失守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为之晚矣。

杜充掘开黄河的消息,更让他震惊不已。

岳飞是相州汤阴人,黄河水患的受害区,幼年曾经历过,对其危害程度十分了解。一听说消息后,他便浑身颤抖,许久默然无语,

当此之时,岳飞心神激荡,某些曾经坚定无比的信念也微微动摇。

身为军人,尽忠职守,奉命行事乃是本分。可是,此次杜充的命令以及作为,未免……

遇到这等不称职的主将,或者是下达了错误了命令,仍旧要奉命行事吗?

还有,现在自己该何去何从?

杜充已经带着兵马一路南撤,自己也要随同南撤吗?

一时间,岳飞有些迷惘!

……

轻取滑州,比预想更为顺利。

完颜挞懒对此很高兴,因为收获的不只是一所城池。

杜充南撤,临走时还对义军王勇所部沉痛一击,黄河沿岸再无抗金宋军,这可是意外之喜。

更没想到,杜充竟然掘开了黄河。

阻击自己南下吗?完颜挞懒笑了,河内的粮仓被烧毁,进攻滑州算是报复,对上下有个交代。至于南征,确实有此打算,却不至如此仓促,尤其是粮草被焚毁之后。

杜充此举,难免有些仓促了,让黄淮这块宋国耐以生存的屏障之地遭到破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帮忙。

如此甚好!

完颜挞懒很满意,对献计的秦桧自然多有夸奖。看来粘罕说的没错,这个宋国降臣头脑活络,如今也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