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特殊性质使它们不会受到物理条件的制约,这些人选择在一个固定的房间内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方便统计,并不是说墙壁可以将魔法元素拦住。
因此至今为止,正统莱汀魔法师只认可“不同的人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的魔法元素”的说法,并不认可“魔法元素分为公用和私用两个部分”的说法。
魔法元素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说法,是从“魔法元素分为公用和私用两个部分”的说法中衍生出来的。按照这种说法,第二个实验中出现的数值误差,明显是私用部分造成的(因为公用部分是相同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样东西在我看来是存在的,在你看来却是不存在的,那它到底存不存在呢?
“存在”和“感受的到”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前者是客观事实,而后者则是主观认知。如果把这句话换成“一样东西在我能感受到,你却感受不到,那它到底存不存在”,这个问题就显得很傻了。
由于第二次实验中统计的魔法元素都是被聚集在人身边的魔法元素,还可以用来构建魔法结构,所以它们明显是“存在”的,而非只是“感受的到”。既然它是存在的东西,那为什么其他人感知不到呢?
为了证明异端莱汀魔法师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统莱汀魔法师们提出了一个假设,说世界上有一种可以遮挡魔法元素的“墙壁”。他用一块木板、一张桌子和一个甜瓜做了一个实验。把木板竖在桌子中间,将甜瓜放在桌子的一侧,然后让两个人分别站在桌子的两面。这样一来,其中一人就看不到甜瓜,也不知道甜瓜的存在,但是甜瓜却是存在的。
但很快就有人对实验提出了异议,他说“墙壁”既然能阻挡遮挡元素,那魔法元素为什么还能运动呢?于是正统莱汀魔法师们就解释说,“墙壁”只能遮挡人们对魔法元素的认知,不会阻碍魔法元素的运动。
为了让自己的说法听起来更加合理,他们又把“墙壁”换成了“膜”。正统莱汀魔法师认为所有的魔法元素都有膜,有些膜的结构比较特殊,会干扰人的认知,所以才会出现某些人感受不到某些魔法元素,却能感知到另一些魔法元素的事。
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它可以顺便把没有莱汀魔法天赋的人感知不到魔法元素的事解释清楚。在正统莱汀魔法师把假说当成真理,广泛传播的时候,异端莱汀魔法师们仍然在做实验,想知道魔法元素到底存不存在。
既然正统莱汀魔法师们说了,魔法元素外面有膜,异端莱汀魔法师就开始设法证明这个“膜”的存在,然而这比证明魔法元素的存在还要困难。异端莱汀魔法师们就想了,正统莱汀魔法师都没法证明这个“膜”存在,他们凭什么把这种未经证实的信息传播出去?只是因为逻辑上说的通吗?
不服输的异端莱汀魔法师们想要知道真相,就把自己能想到的实验全做了一遍。而就在某一天,有两位原本合不来的实验参与者,因为昨天在一起喝了一顿酒,关系突然变好了。但这两人心里还没底,就在第二天做了那个统计残留在外的魔法元素的实验,想看看两人的关系到底改善了多少。
这个实验两人是做过的,上次做的时候房间里残留在外的魔法元素数量很多,但是这一次就完全没有了。这两个人觉得很高兴,就把这件事和其他人说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了一个之前被大家忽略的事实,那就是魔法元素的数量是可以通过主观意志进行改变的。
这样一来,之前所有的实验结论都会被推翻,因为这些实验都失去了客观性。但这个结果没有让异端莱汀魔法师感到气馁,反倒是让他们找到了头绪。
一种在现实中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受到任何物理性干预,却可以受到主观意识直接影响的物质,真的可以算作是物质吗?
异端莱汀魔法师们不知道该如何定论,只能提出了“概念物质”的说法,彻底否定魔法元素在现实中的存在,但不否定其概念性的存在。
就这样,在魔法元素的定义方面,正统莱汀魔法师与异端莱汀魔法师出现了本质上的不同。魔法元素的定义是莱汀魔法中基础中的基础,既然基础定义已经生了改变,那么由基础定义衍生出来的定义也会生改变。就这样,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多,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然后处于多数派的正统莱汀魔法师就把少数派定为了异端。
为了遏制异端莱汀魔法师的展,正统莱汀魔法师定下规则,只有拿到魔法学院毕业证书的人才有权获得莱汀魔法师的称号,以及莱汀魔法师的权力。莱汀人的魔法学院都掌握在正统莱汀魔法师的手里,为了自己的前途,人们自然会支持正统莱汀魔法师了。
由于正统莱汀魔法师是相信无神论的,所以凡是信仰光明神,或是有着其他有神论信仰的莱汀魔法师,也会被定为异端。也就是说,像麦尔这种从小接受异端莱汀魔法教育,使用异端莱汀魔法,自称是莱汀魔法师,还信奉光明神的人,在正统莱汀魔法师的眼中就是异端中的异端。
炎鹤对异端莱汀魔法师的事没有太大的兴趣,莎塔也不想多谈这方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