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一直觉得,刘备的幸运值简直高的没话说,毕竟刘备在前半生中经了各种各样的兵败,可谓是颠沛流离,从河北地区到中原地区,然后又从中原地区被赶到了荆州地区,最后才从荆州地区定居到蜀地,刘备在此之间出现了非常多的危险,但是刘备自然是活了下来,而且手下也算是莫名其妙的集齐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可见刘备的幸运值还是挺高的。
所以,刘鑫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刘备,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人不可貌相”啊。
一旁的卢植见刘鑫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这两个徒弟,这才想起来自己刚才光顾着训斥自己的这两个徒弟了,竟然忘记了给刘鑫介绍一下自己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子了。
而且卢植也想起来刘鑫刚才给自己说过的那些话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在不破坏自身原则的情况下,给予自己的徒弟一定的帮助,至少要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大汉官场中站稳脚跟,这样自己的学生才有最基本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能力。
所以,卢植也觉得有一句话说得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今天自己的这两个弟子都正好遇上了刘鑫,那么自己也干脆将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子介绍给刘鑫,日后刘鑫也可以照拂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子一二。
对于公孙瓒与刘备这两个弟子,卢植还是挺喜欢的,公孙瓒虽然出身于大汉边塞地区的一个世家大族,但是并没有寻常世家子弟那般骄奢淫逸,眼高手低的毛病,反而在对人接物方面做的十分不错,而且对于那些出身比较一般的同学也是十分关照,有时候在卢植有事忙无心关照自己的学生时,卢植也会让公孙瓒来帮助自己管理这些学生。
最重要的是,卢植虽然是如今大汉数一数二的文士,但是卢植自认为自己可是文武双全,而且在排兵布阵方面的本领也是大汉顶尖水平的,可是卢植的这些学生都是冲着卢植的文名而来的,因此卢植也只能教授这些学生四书五经,对于兵法方面的心得,卢植就算是有心想要教授给自己的学生,但是卢植也知道自己的这些学生是不会用心听讲的。
毕竟在如今的大汉,虽然不能说是重文轻武,但是文官肯定是会武官吃香的,因为如今的东汉已经处于和平状态数百年了,中间也就出现了一些小打小闹的叛乱而已,因此武将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迫状态中。
尤其是当了现在,朝中的武官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存在感,而且平时也没有什么话语权,而且作为武官最高官职的大将军一职,现在都被外戚势力那个杀猪匠何进给把持了,而且朝中的武官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来,感觉就是这些武官都已经对此感觉无所谓的样子了,由此可见如今的大汉武官已经没落到了何种地步。。。
而且朝中武官不说也罢,对于地方武官以及军队中的基层武官的成分分布,卢植也是颇有心得的,毕竟卢植在入朝为官之前,就在地方担任过太守一职负责平叛工作,所以卢植对于这些武官也算是有些了解。
卢植觉得这些武官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世家子弟,这一类虽然说是世家子弟,但是细究下来其实应该说是世家庶子,因为就算是再小的世家大族中的嫡子,都会被家族想方设法的走上仕途,踏足官场,因此只有那些在家族中得不到太多资源的世家庶子,才会选择另辟蹊径,选择成为武官谋求发展,毕竟作为世家大族的一份子,就算是庶子也能比一般人高出一头来,能够担任更高的职位,升迁速度与机会也会更多更快。
而另外一大类就是普通人中那些有天赋的士兵了,因为大汉采用的应该算是义务兵制度,因此每个适龄的大汉男子都会每年进入军队服役一段时间,其中就会有一些有天赋的士兵转职为武官,担任什长,军司马之类的基层武官,而且如果没有什么机遇的话,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继续升迁的机会了,因为再往上走的那些官职,就是那些世家子弟的囊中之物了,
当然了,除了这两大类人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人群,那就是所谓的将门子弟,这些将门子弟也算是世家大族中的成员,不过因为其父辈祖辈是以军功而立足大汉的,因此这些将门子弟也就继承了父辈祖辈留下的兵法与武艺,以及自己父辈与祖辈传承下来的威名,因此这些将门子弟的出发点非常高,基本上一来就可以担任中级武官的职位,而现在大汉朝中的这些高级武官,基本上都是这些将门之后。
所以,对于那些来拜卢植为师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没有去成为武官的打算,所以在公孙瓒之前,卢植还真没有遇到一个愿意向自己学习兵法的徒弟。
而且,公孙瓒一开始也是来向卢植学习各种经典书籍,但是当公孙瓒得知卢植在兵法方面的造诣时,公孙瓒便忍不住向卢植请教起了兵法方面的知识,毕竟公孙瓒出身的边塞地区,可是常年与塞外异族发生各种冲突,甚至发生小规模的战争,而公孙瓒所在的家族在当地拥有大量的土地与佃户,相当于是当地的土皇帝了,因此公孙家族相当于是控制了自己所在那一块地区,在这儿公孙家族的族长说的话可都比那些县令太守管用的多,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