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话,一户人口点选一名府兵,那么以成都举例子,成都城内最多点选出五百名府兵,而且这五百名至少会分成两班来进行轮换,这和现在成都城内的一千名官军分为两班进行乱换相比,直接锐减了一半的兵力,这对于刘鑫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至于让那些世家大族们“良心现”,决定将这些世家大族藏匿的“黑户”都放出来重新成为大汉的在户百姓,刘鑫只能表示“呵呵一笑”,这不是在开玩笑吗,谁会放弃自己的利益?
所以刘鑫可以肯定,如果在益州实行府兵制度的话,刘鑫就算是一个户口点选两名府兵,在益州也就能够征召出一万名府兵左右,而现在根据黄权给刘鑫的数据,益州地区的官军总兵力在三万人到四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像城卫军之类的部队,益州总共有五万人左右的部队才是。。。
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府兵制度的两大特色——第一也是由府兵自备武器装备,每一个小队的府兵还得准备各种后勤物品,比如一头用来运输自己行李的毛驴之类的,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不过这就要靠府兵制度第二个特色,那就是给予这些府兵的家庭足够数量的土地,而且减免赋税,并且还会给予这些府兵更好的晋升通道,从而让这些府兵拥有更高的士气。
但是现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了,那就是刘鑫虽然成为了益州刺史,但是实际上能够控制的地区也就是成都附近,最多再加上一个雒县罢了,然后再加上益州的地形原因,以及原有的益州土地格局,刘鑫能够动用的土地十分有限,连一百名府兵的土地都给予不了,更何况现在的这些普通府兵,也没有足够的金钱来武装自己,所以刘鑫不得不承认,这府兵制度根本在益州就行不通。
所以刘鑫也只能退而求次,选择了邓艾提出并完善的军屯制度,因为这一制度不得不说非常适合现在的刘鑫,刘鑫可以直接将如今益州现有的官军全部打散,其中比较精锐的一部分益州官军就可以转职为益州的第一批职业军人,由刘鑫从洛阳带回来的精锐御林军负责带领训练,组建益州乃至大汉的第一支职业军队,刘鑫都已经准备好了组建一万人左右的职业军队所需要的各项后勤需求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的俸禄。
至于那些没有成为益州第一批职业军人的益州官军,自然就被转化为益州屯田兵了,刘鑫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来从益州的那些世家大族手上来“换取”一些土地出来设置为屯田兵的屯田营地,而且这些屯田兵的赋税会比普通的农户至少低上一半左右。
因此,按照刘鑫准备好的方案,益州会拥有一支万人左右的职业军队,以及一支五万人左右的屯田兵,足够应付前期的战争需求了,而且还不会因为大力展军队而导致益州的农业退步。
所以,刘鑫已经为益州的军屯制度做好了一切准备,但是刘鑫这个时候也才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刘鑫准备好的典农校尉一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典农校尉是曹操专门为了屯田制度所设置的官职,也就是专门负责屯田的最高官职,说白了就是“农业部长”了。
而在邓艾出现之前,刘鑫手上还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成为这个“典农校尉”,简单的来说先把刘鑫手下的武将,还包括像姜维这些全能型人才也全部排除之后,刘鑫手下的文士也没有符合要求的,或者说是太过于屈才的,毕竟像张松秦宓这些文士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在其他政事方面的才能非常出色,但是刘鑫可不指望他们能够在农业方面有所见地,甚至刘鑫都可以这么说,他们的在农业方面的水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老农,毕竟术业有专攻。
虽然典农校尉这个官职是那种“能文能武”的官职,刘鑫大可以安排一个武将去负责典农校尉一职,不过这也被刘鑫给否决了,毕竟刘鑫手下的武将虽然不少,但是在缺口方面还是非常明显的,毕竟益州虽然身处大汉腹地,但是如果真到了天下大乱之时,益州必须在南部提防蛮族与交州地区,在东方防备荆州地区,然后在北部地区要守住霞荫关,当然了益州的进攻方向也是这三个方向,所以,在刘鑫与苏佳的初步计划下,刘鑫会将益州分为三大防区,所以刘鑫手下的武将数量已经捉襟见肘。
因此,刘鑫都开始思考着先让苏佳负责兼职这个典农校尉,然后等到成都专科学校的农业系第一届学生毕业时,让其中表现最优异的学生来担任这典农校尉一职。
当然了,现在这个问题也已经算是解决了,毕竟典农校尉的代表人物——邓艾都已经准备投靠到自己手下了,刘鑫那里还需要舍近求远,去找其他的人来担任这典农校尉一职呢?
想到这里,刘鑫呵呵一笑,对苏佳开口说道:“苏佳,你去告诉所有人,今天的接待工作结束了,让他们都回客厅来吧,顺便带上邓艾,问问邓艾有没有兴趣为本王效力。”
虽然刘鑫知道邓艾作为被自己提前召唤到这个世界的三国历史人物,是肯定会选择效忠自己的,不过再怎么说也得把表面功夫做好才行,毕竟刘鑫从诸葛诞那里现,诸葛诞对自己非常有好感,所以愿意为自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