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烟叶已经做好了,就剩下茶叶了。虽然王东也跟着老茶农学了茶叶的加工,但是实践的话,那就生疏多了。
新摘的茶叶,要经过好几道程序,才算是完成。首先第一道,就是杀青。
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王东之前听茶农说了,但是具体到自己做,那还是有点差距的。一直做了好几遍,王东才熟练下来。
看到杀青好的茶叶,王东就有一种满足感,当然,杀青杀得不好的,被王东无视,然后装到了旁边的袋子里。
接下来就是揉捻,以及炒茶了。炒茶可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
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
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和杀青一样,王东作为新手,那炒茶炒出来的,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炒的非常好的,香气扑鼻,也有炒的不怎么好的,颜色暗淡,有点断裂,当然,也会有炒的非常不好的,都有点糊了,黑灰色的,有点像草木灰了。
不过,失败乃成功的妈妈,经过一轮轮的试验,王东终于把握住了其中的诀窍,一点点熟络起来。
“哎,我真是够笨的,浪费了这么多茶叶,还有这么多时间”。看着那些不怎么合格的茶叶,王东有点失望的说,浪费了啊!
王东不知道的是,这话,要是被那些茶农听见,还不得羞愧死。那些茶农,哪个不是好几年的功夫,甚至十来年的功夫,才能把茶叶炒制的非常好,而王东,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基本把握住了。
就这样,还嫌自己笨,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呢。
终于,到了傍晚的时候,王东也终于收工了,劳动成果就是那一大包的茶叶,十斤炒制的非常好的,以及十斤炒制的不太好的,至于那些黑灰色的,就进了炉膛里去了,真的变成了草木灰。
“哎,老妈,娜娜,圆圆,来,尝尝我新做的茶叶,味道如何”。费了自己一整天的功夫才完成的,王东颇有点炫耀的味道。
“那行,我们就尝尝”。李娜可不敢让刘霞给自己倒水,急忙跑过去拎开水,过来泡茶。
看到王东手里的茶叶,高圆圆也挺感兴趣的,在王东家里住了这么久,高圆圆还不知道,原来王东还会炒茶。
“东子,真的是你炒的吗,不会是在市场上买的吧”。高圆圆闻了闻茶叶,很香,还没有冲泡就香气扑鼻了,真是,难得的好茶叶啊!
“切,我至于吗,况且骗你们也没有什么好处啊”!王东忍不住翻白眼,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才没兴趣呢。
很快,李娜就拎着热水,拿着四个水杯过来了。碧绿的茶叶,随着沸水的注入,在旋转,像是在翩翩起舞。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口中生津,想要喝下去的冲动。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茶气逼人,吸入肺腑,竟然有舒适安逸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好好喝啊”。高圆圆小抿了一口,忍不住赞道。虽然年轻人不怎么懂茶,但是好东西,还是能判定出来的。
“东子,你什么时候学会的炒茶啊”!李娜疑惑,越是和王东接触,李娜感觉,王东就好像深不可测一般,好像什么都会,没有难得住他的事情一样。
“恩,我可是万能的,嘿嘿”。王东咧嘴一笑,给自己脸上贴金。
“去,脸皮厚的跟城墙一样”。李娜啐道,以前怎么没发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