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一望无际的广袤大平原上,一条铁路横亘其上,从南至北,笔直地向前延伸。
铁路的两旁都是膏腴的土地,虽然现在的田地上都是光秃秃的,但列车上的人都知道这一眼看不到头的土地到了夏秋时节,麦浪滚滚,无穷无尽的麦田能把大地染成金黄色,把天空也染成金黄色。
如今的寂寥只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则,冬天来了,万物凋零。
田边的土路上偶尔会驶过一辆马车,它们有的是载人的,有的是拉货的。也正是因为这些载货量不小的马车的存在,大城市生产出的各类商品才会那么快捷的出现在巨大的农村市场。
灯油、布匹、铁具、副食品等等。
庄园经济的时代造就在欧洲成为了过去,在发达的商业氛围和革新的工业技术面前,传统的作坊式手工业经济也早就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还是那些人,只是讨生活的手段已经完全变样了。
欧洲的这条纵贯南北的铁路,是沿线各国和英国人共同投资修建的。英国占其中45%的股份,贯通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法国、意大利等地,并不是沿着海边修筑的,而是贯穿了欧陆中心。
这条铁路的修建曾经在欧洲掀起了很大的波浪,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不管怎么说,在英法合流之后,这件事迅速上马,开工修建。到现在为止,整个路线还远远没有贯通,就算欧洲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平原地区,想要串联各各地区,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也就是波德平原,普鲁士与俄罗斯有英国做靠山,短短两年时间中就修建了起来。当然,这也与眼下时代的铁路修建工程简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普鲁士本身也早早有修筑铁路的念头,事先做过些工作。
随着这条铁路的修建、完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得到了释放,铁路周边,原本平静的乡村也变得越来越喧嚣。铁路修建的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这让铁路修建的支持一方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随着几声长长的汽笛,停车站的平静被打破。车站周边的农夫和小贩们纷纷紧张起来,因为仅凭那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他们就能判断出这辆列车是一列客车,而不是没油水可捞的货车。
这些农夫都是停车站周边村庄上的农民,他们带着家里的面包、鸡蛋、肉类、奶制品等等农牧产品前来贩卖,有的则卖给车站的小商小贩,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流通。
法国制造的蒸汽火车头喷着滚滚黑烟,拖着十节车厢,无数人的期盼目光中面目狰狞地咆哮着驶过,很快就将那些对它热情无比的农夫和小贩们远远地抛在身后了。
这是一列行政专车,车上搭载的是法国的现任总理大臣塔列朗一行,才不会在一个随随便便的小站里停车呢。
西历的记年,眼下已经是1816年了。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法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迅速修复中。毕竟拿破仑已经同意在16年的时候,正在在北美的法国兵力了。恰尔托雷斯基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虽然法俄之间的这次秘密协约最终还是暴漏了。
这并不怪乎法国。
从1814年开始,到1815年结束,两年的时间,法国和拿破仑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实力。除了远派北美的十万法国士兵之外,拿破仑手下还握着二十来万的机动兵力,法兰西另外还有十多万人的地方军团,如此再加上意大利和莱恩联盟的兵力,拿破仑手下至少握着五十万可调动的大军。
法国战斗力的恢复不仅让塔列朗对外说话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也让塔列朗的腰板听得越来越直。
当然,支援灯塔国的差事让法国人负担很重,现在的法国到底不是12年时的法国了。法兰西固然是有着几十万大军,但打仗可不只是靠兵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说的一点不错。财政难题始终是困扰着拿破仑的紧箍咒。几十万法军不动弹还好,一旦动弹起来,就法国的财政和军资储备,一个月怕都支撑不下,除非拿破仑只带几万军队。
可这并不意味着巴黎没钱。
巴黎的那些大银行家们,一个个都能量通天,他们要是能全心全意的支持拿破仑,拿破仑说不定早就统一欧洲了呢。但过去这些大银行家大金融家们不支持拿破仑,现在他们也不可能支持拿破仑。只不过这些人也有需要依赖拿破仑政府的时候,就比如说现在对俄贷款这件事。
拿破仑答应了俄国的请求之后,俄法友谊还不能说是破镜重圆,却也恢复的神速。现在塔列朗前往圣彼得堡,然后转去莫斯科,那是趁热打铁。借机敲定巴黎的资本入股俄罗斯铁路的事情。
这说来也是很正常的。
之前法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好呢?亦或者是原时空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后,俄罗斯又跟法国搅合在了一起?
那靠的就是金钱。
法俄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欧陆局势需要,但另一部分都是法国对俄罗斯的金钱援助了。
只是现如今的拿破仑政府自己也捉襟见肘,那么就只能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