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俄罗斯人的火箭弹发射,不计其数的火箭弹划过天际,仿佛一颗颗从天空坠落的流星,将陈汉国防军一点点挖到要塞前的战壕完全淹没在一片火海的当中。
这在亲身抵达前线战场的东北军区都督黄捷一行人看来,这就是对面俄清联军完全不在乎损耗的胡乱挥霍,也从而反应了一个问题——他们对战事做了充足准备。
而照俄国人这么个战法,国防军真的很难摸到新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的墙底下了。就算是在夜里也不可能保持战役的突然性,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不过按照大都督府给出的说法,现在这场中俄战争的规模比上一次大出了许多,这样规模的战争讲的更多是国家的总体实力,真正的国家力量!
两军会一场场摆开来打的会战,没有什么突然性可言。双方之间的战线都是整然一体的,而且在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去开展,那就是单纯的谋杀士兵。
大量的弹药物资储备——集结,战略意图怎么都遮掩不住的。想要进行什么突然袭击根本无从谈起。
最初的战斗之后,双方的部队集结,炮兵集中,物资调动,会越来越明目张胆的进行。
顶多是在部队规模上进行一些隐真示假的手段,可能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双方的士兵战损会高的让人心悸。
黄捷本来对大都督府下达的指示还有点不以为然,但是现在他看到了新哈巴罗夫斯克城下的这一幕,黄捷闭嘴了。
如此这般的战斗那里还有计谋施展的余地啊。两边就跟面对面站立的‘勇士’一样,你打来一拳,我还回去一刀,谁的血多血厚,谁就能笑到最后。
这是拿士兵的性命去消耗弹药啊。
就算当初很受陈汉一干将领鄙视的排枪击毙模式,也比如今的这番战斗强多了。
伴随着新哈巴罗夫斯克进攻战的开始,几千辆次的马车,源源不断从磨合沿着这些年修出的道路将大批的物质运送到了前线。被服、弹药、粮食、医药、枪炮器械。加在一块的数量在这个时代里,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这些年来,西北、东北军区的备战一直都在积极进行着。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开始,东北军区更是全力以赴的来对待这场即将开始的战争。倾一国之力所能汇聚起来的战争物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数量。各级指挥部、分类储备仓库、医院和交通网络,在工兵部队的辛勤工作下迅速建设完毕,各样的物资被分门别类的储备在黑龙江南岸的几个城市,漠河就是其中之一。
这场战争是陈汉崛起以后所要面对的第一场大仗,比起当初的中西北美战争,对俄的第二次战争被陈鸣重视多了。后者到底是战斗民族,士兵的作战意志跟一战、二战的时候都有很大的不同,沙俄的社会矛盾也远没有几十年后尖锐。这也就意味着沙俄军队和士兵更加拥护沙皇政府。所以,陈鸣一点也不要轻心大意。
这不过现在的这种动员很给陈鸣一种奇怪的既视感,战争前后所经历的一切,就仿佛是一场初等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实践课。
可是如今的中国在陈鸣的眼中,可还远达不到初步的工业化。
只是如此之经验,会被他们详尽认真的总结起来,成为新的军事改革的依据,特别是后勤部分。
陈鸣也相信这场战争中,双边军队所出现的各种战争组织和进行的方式,将会在未来的世界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火箭弹这种bug武器的扩散,让战争模式似乎瞬间跨越的一百多年的演化时间,进化到了堑壕战模式了。陈鸣自己都觉得难搞了。
虽然他之前一直觉得排枪击毙时代很秀逗,但考量起双边时间、效率上的差距,这个很秀逗的战争模式比眼前的堑壕战适合世界头号巨无霸——陈汉帝国多了。
如果是先前的战斗,陈鸣才不担心呢。靠着士兵的数量、素质和优越的后勤补给,陈汉敢单挑欧洲,丁点问题也没。而现在呢?陈汉的国防军却很有可能在‘火箭弹雨’前被炸得满头包。
这让陈鸣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而至于战争经验的总结和下一步的军事变革,想得到升华和完善,可能还需要有中俄第三次战争,中俄第四次战争的磨砺才行。只要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帝国还愿意来奉陪,还依旧能够存在。
在陈鸣眼中,这种‘火箭弹雨’只是上辈子一战重炮群轰击的‘未发育完整版’而已,火箭弹的射程太短太短了。堑壕战也只是真正的堑壕战的穷人版,没有机枪的堑壕战算什么堑壕战啊。
但如此的一幕落在黄捷等人眼中,那就意味着战争新模式的预演。
爆炸声隆隆。
黄捷和郑云站在升起的热气球上,用望远镜看着城外阵地上翻滚的火光。国防军用一个队的工兵在挖掘战壕,三路并进么,现在被浓浓的硝烟一遮挡,什么都看不见。
也不知道那些工兵究竟如何了。
但很显然,俄军的火箭弹超乎想象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