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达巴拉索尔,李凡愚跟梅森打了一番电话之后,便同李凯一起来到了起亚印竺分公司。
李凡愚的突然来访,并直接提出收购的事情,着实让公司代总裁朴安成非常意外。
要知道,一家规模上公司的易手,可不是像菜市场买二斤鸡蛋那么简单。
要几斤?
二斤啊?
二斤六两算你二斤半,十块零五毛。
鸡蛋拿好,慢走呐您!
要真是这样的话,市场可就全乱了套了。
所以事实上,一家公司的易手,涉及到繁杂的方方面面。
就像起亚这样的公司,要是谁想收购,首先你得建立需求。也就是说为什么要收购,看重这个公司哪里,要那个部分不要哪个部分。
然后根据这个,做出一份初步意向书,也就是传说中的ioi。里面规划出买家大致的出价,交易结构,资金来源,初步条件和尽调范围。
涉及到起亚印竺分公司这样公司资产成分,还得考虑到韩方和当地国家法律的基本要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并购后的税收,这就还需要根据各地的税收协定来做一个筹划。
然后卖家如果感觉出价在可商谈的范围内,才组成谈判团队,开始接触。
然后,买卖双方会按照之前的要求提供公司资料给彼此和聘请的律所、投行,财务咨询等第三方机构。让他们从法务、财务和业务,技术方面做尽职调查。对法律、环境、政治、社区、生产安全、环保、汇率甚至天气地质灾害等风险因素进行起底调查和评估。
只有这些都调查清楚了,买房感觉卖方值得买,卖方感觉买房值得卖,双方才能坐下来进入扯皮环节。用体液(主要是口水)做一番深入交流,为各方争取最大的利益。
只有双方都感觉条件谈得差不多了,才正式将之前扯皮扯出来的协议签了。
但是这还没完。
买卖双方签订了协议是不奏效的,还得需要官方认可。包括什么商务部啊,发改委啊,外管局啊。给出的什么境外投资证书啊,核准函啊,资本外汇许可啊乱起八糟的手续。
等官方的手续完事儿了,买房给钱,卖方将债务什么的清空或以同等价值转给买房之后,这桩生意才算成。
这是标准流程。
但是李凡愚不。
见到了朴安成后直接开门开门见山公司厂房,生产线,以及所有的生产手续资质。除了这些啥都不要,开个价吧。
朴安成懵了没见过这样儿的啊!
但是正信的赫赫威名,他还是知道的。李凡愚这号人物,在汽车行业内现在也不是一个无名小卒。
所以他不敢怠慢,直接把情况反映到了总部。
与正信不一样,这两年之中随着正信迅速崛起,起亚却是迅速衰落。旗下的多款产品都遭遇了滑铁卢。特别是在中华市场上,凭着“我们只有颜值,别特么跟我谈质量谈技术”的产品研发理念,狮跑,k3,k5等多款主力产品接连扑街。
中华,北美,印竺的,东南亚市场极具萎缩,现在就靠着韩国国内市场吊着一口气了。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现在见了正信这么一金主儿上门求购,自然要狮子大张口。
于是,仅仅是在一个多小时的研究之后,总部那边就给朴安成发来了一份文件。
杂七杂八的要求就不说了,在收购价格上,开出了五千万美金。但是这还不算,或许是看重了正信走到哪儿都能火到哪儿的神奇能力,总部要求以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及销售渠道入股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并且对印竺市场贼心不死,提出了联手经营,新公司定名为起亚正信汽车公司的要求。
喝了一肚子茶水的李凡愚,在听到这个几个要求的时候都乐尿了。
“我不跟快倒闭的车企合作。并且老子时间有限,没时间跟你们扯皮。起亚在印竺的人力资源我们可以部分接受,但是主要管理岗位必须由正信人员承担。销售网络给你们加价一千万。其余的,免谈。行就行,不行拉倒,你们自己考虑。”
李凡愚如是答复。
说完也等对方的回复,扔下一张名片直接起身离去。
这场面,直接把一同来的李凯给看呆了啊!
窝草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说好的今天只是谈个收购意向呢?
这谈判套路也太粗暴了吧魂淡!
而且一向抠门的李董什么时候这么敞亮了?
起亚现在这情况,磨一磨至少能砍下来五百万啊!
……
当回到了加尔各答的第二天,就在李凯认为这事儿是成不了了,准备成立磋商团再去一次的时候。起亚那边来了消息居然…同意了!
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李凡愚直接组织人手,再次前往巴拉索尔。开始准备接收生产线,整合资源。
三天的时间干了三个月的事儿,这神奇的进展,直接让李凯等人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