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王路》奔叔新作,敬请关注斧正,谢谢)
大明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五,天下督抚汇集京师,合京师勋贵共计五十人,特意恭请张皇后(天启皇后)垂帘,齐集紫禁城集英殿会商天下大事,当集英殿大门在一早轰然关闭的时候,大明天下亿兆臣民一起屏气凝声,等待那里面的结果。
大明崇祯十一年八月十六下午,紧闭两日的集英殿的大门开启了,亿兆臣民担心的崇祯杀吕汉强的事情没有发生,亿兆百姓臣民担心的吕汉强抢了老朱家天下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但天下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八月十七日下午,崇祯皇帝在各大报纸发布明昭——崇祯宣布退位,称太上皇,禅位年十岁的太子朱慈烺。
等到太子正式登基大典完毕,便移住西海,也叫西苑(***)静养。
这一点,天下臣民一点都不意外,而且还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因为大家对这个已经变得偏执和神经质的皇帝,早就厌烦了,这样几乎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正是大家所期盼的。
皇帝有好坏,这个是不成了,那就换一个,可能要好一点吧。
天下还是人们习惯了三百年的老朱家的天下,吕汉强还是一个忠君爱国的能臣,人们担心的为权利纷争而燃起的战火,没有出现,天下依旧太平。
经过天启五年开始的民乱,直到崇祯七年,在吕汉强和一众人等的努力下,已经熄灭了,大地重归太平,离乱不再发生,没有战乱,就不知道太平的可贵,只要不发生战乱,出什么事情,大家都能接受的。
但接着一个小皇帝的明昭却让人感觉到出乎意料,但反响也不是很极端。
大明纪年改制,不再设立单个皇帝年号,统一改为大明历,从大明建国算起,改崇祯十二年元月为大明271年,以后以此递增,达千年万年。
大明政体施行虚君政体,皇帝不再直接参与政事,只代表国家祭祀天地祖宗,接见外国使者君主,奖赏有功臣民。
皇上对朝廷官员任命没有权利,但可以封驳提名,但只能有三次这样特权,皇帝有豁免权,但每年只有一次(朱慈烺在位其间,没有一次动用这些权利)
对于这一点,天下臣民没有一句反对的声音。
大明的百姓臣民已经习惯了没有皇帝的日子,在百姓臣民看来,有皇帝还不如没有,当初那几个不理朝政的皇帝躲在皇宫不露面,结果不但大明正常运转,而且还运转的非常好,乃至出现了少有的大明中兴气象,结果几个不靠谱的皇帝理政,差点让大明走向灭亡,现在好了,在法律层面,彻底的让皇帝不再理政了,这样就避免了一件关键的事情,那就是不管未来的皇帝是个什么,哪怕就是一头猪,一个傻子,都不会对大明造成伤害了。中国,已经被这种好皇帝坏皇帝害苦了。
没皇帝不行,大家几千年的观念在那里呢,没皇帝了,大家心中就感觉不安了,还是有一个在比较让人心中踏实不是,虽然那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只要大家每年在皇帝的生日的时候,享受一天假日,享受一个名正言顺喝一顿的节日就够了。
同时,明眼人也看到了一个最关键的事情,那就是从今以后,再也没人红着眼睛盯着那个皇位了,改朝换代的战乱痛苦,将不再在中原大地上重复上演了,这才是根本。
尤其这样的设定,大家也是乐见其成,毕竟当初洪武爷打下这煌煌江山,他的后人享受一部分红利也是无可厚非不是。
就在第二天,新皇上的圣旨再次颁发了一个特殊的条例,让所有天下皇家血脉的子孙,都彻底变为庶民,可以参与这个社会上的任何竞争,你可以考官,你可以带兵征战,你可以经商,你更可以务农,反正你和百姓一样奋斗,你可以达到除了皇帝以外任何目标。
关于朱家王朝的王爷问题。
圣旨规定,天下的王爷,不再受到国朝的供养,王爷这个称谓,彻底的成为了一种荣耀,并且它的非长子,依次递减,但依旧不过就是一个虚名,不再给田庄王田俸禄赏赐。
同时小皇帝发布推恩令,即是,各地王爷有子嗣男女,必须依次封赏自己名下产业,按照男女比例不等尊行。
如此一来,就等于将原先王爷名下产业不断逐步的细分,最终成为无形,这样,即避免了王族子弟未来无依无靠,更是不断削弱王族的实力,减少王爷造反的可能。
这道圣旨一出,全天下臣民无不欢呼雀跃。
天下百姓,苦封建王爷久矣,皇室生出一个王爷,赏赐田亩都是几万十几万亩,就比如说当初的福王,当时的皇帝,将山西的田地不够赏赐,就挪用四川河南,以及河北,而大明王朝的王爷是多少呢?单单指一个太原城,就有王爷11,郡王二十五,所占田地,已经让整个山西70%的土地,归到这些王爷郡王的名下,而襄樊,更是比这个更多,在现在时候,朱元璋繁衍出的60万皇家子弟,已经占据了整个大明,接近一半的土地,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繁衍生息下去,最终整个大明朝的土地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