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奇计(2 / 3)

凡世歌 小妖方狄 4332 字 2018-04-05

对信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既然朝中群臣支持真儿的现状已经不能改变,那么干脆将他们都废了吧,以改革的名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一次大换血,新上来的人必然对他言听计从,必然对他感恩戴德,而由此死在刀下的亡魂因为有朕的庇护也奈何不得他。

如果说真儿的行为能够一石二鸟的话,那么烈儿的计划就是一石多鸟,是最完美的反击手段,由此一来,将他和朕绑在了一条线上,同生共死,将来的好处自然大大的,而最大的好处无非就是皇位。

妙,确实是妙,能够想出如此计策的绝不会是烈儿,是站在他身后的沈飞,只有沈飞才有如此的魄力,能够想出如此石破天惊的计策。

这还不算完,再细细回味他的第二条建议,那就更是只能用天衣无缝来形容。烈儿说什么,烈儿说真儿斩杀忠良,是杀头的罪行,但考虑皇家威仪不斩杀他,予以软禁作为惩罚。这是什么意思,只有仔细推敲才能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节都是大有深意,可说是能工巧匠雕刻出来的天衣无缝的艺术品。

从第一句话开始,他说的是真儿斩杀忠良,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定性!连朕都在犹豫怎样给整个事件做一个合理的定性最为妥当,他直接说出来了,事情是真儿的错,按照帝国法律应该斩首,经他这么一说,让朕马上有了一种如释重担心情舒畅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更是妙了,他是这样说的,但是考虑皇家威仪,斩首并不妥当应该予以软禁,直到死去。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其实仔细想想很容易理解,同样是三点原因:第一,他和真儿是同父同母的亲生兄弟,真儿是他的兄长,玲如意是她们的母后,不管谁未来做皇帝,玲如意都是将来的皇太后。留下真儿一条命,等于给对方一个面子,让贵妃不至于埋怨他。

第二,还是亲生兄弟的关系。现在整个事件呈现焦灼状态,未来的走向要靠朕的心意决定,怎样发展谁都不能判断,他主动站出来,得了不少便宜不说还保全了兄长的性命,对外可以获得亲善手足的名声。

第三,真儿确实杀不得,无论如何都杀不得,贵妃那边过不去,满朝文武那边也过不去,杀了他的后果实在无法想象。将之软禁起来就不一样,既堵住了群臣的口,也维护了朕的面子,并且给予了足够严厉的惩罚。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软禁的真儿就算再有雄心壮志也早晚被熬死。更何况,这条建议是他拓跋烈,真儿的亲生兄弟提出来的,在外人看来也代表着贵妃娘娘的意思,谁都没有话说。

由此分析便能够发现烈儿的计划真是非常奇妙,这样一来,既堵住了群臣的嘴,也让真儿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让他对朕的王座再也构不成威胁。

再说他提的第三点建议:群臣家产应当抄没,家属由禁卫军看守,由他亲自看押。如果说前两点计策已经是妙不可言的话,那么最后这一项更是点睛之笔。

群臣为真儿站脚助威,总要受到惩罚,杀人就严重了,因为杀掉一个其他人也必须死,帝都会血流成河,事态会扩大,但抄没家产就不一样,在外人看来,这是非常严重的措施,实际上那点家产对于王公大臣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们真正的家底都在帝都之外,由此一来,抄没家产根本就是表面文章。因此后面要做的事情就非常关键,那就是由禁卫军负责看押他们的家眷,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就地处决,并且由他拓跋烈亲自主持。

这是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我先抄你的家产给你警告看你老不老实,如果老实的话就没事,如果不老实就马上斩首,杀一儆百,如此一来,群臣非但不会怪罪拓跋烈,反而会慑于他的淫威对他百般示好;更甚之,烈儿将自己至于风口浪尖,让自己得罪所有的人,让朕的宠信决定他未来的生与死,这样一来,就算权势熏天朕也不能再猜疑和防范他。

简直是完美,是一条一石多鸟,完美无缺的计策,能够想出这等计策的只能是为了颠覆一切来到帝都的沈飞!只有他能够拥有如此的魄力,也只有他能够说服烈儿冒此奇险。

好啊,好啊,烈儿你虽然远远没有自己的哥哥来的聪明,但是能够笼络住类似于沈飞这种拥有颠覆乾坤能力的人,确实令朕刮目相看。

那么接下来,就是你和元吉争夺王座了,不知道会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想到此处,老皇帝露出了一丝讳莫如深的笑,笑容非常诡异,可惜拓跋烈并没能看到,因为他此刻正低着头单膝跪地,拓跋烈是很紧张的,因为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按照沈飞的吩咐不是他自己的想法,因为相信所以硬着头皮也要来。

他不敢抬头,努力保持镇定,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无法像沈飞一样洞悉一切的他正在担心着自己如此做是否会被父皇视作投机行为,他在等待,焦急地等待。

有的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但大多数时候,聪明就是聪明,聪明的人做的绝大多数的决定都是聪明的,因为聪明不仅仅是智商高,还是方方面面能力的出众。

聪明的人做事情一定缜密,一定算计到天衣无缝,一定能够穿透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