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让朕把重修东西二市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做?朝廷只需要选好了人,准备好铜钱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管,只等建成之后付了钱就是了。”
“管!朝廷当然得管了,朝廷得派人监督,不让人偷工减料啊!建成之后还得验收,不能盖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了。”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其实微臣所说的不只是东市、西市。以后朝廷那些并不涉密的工程,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承包出去,如此做法,有四个好处。其一,因为朝廷不直接参与营建,所以不必征召民夫,这就减轻了百姓的徭役,也体现了朝廷的体恤百姓。其二,承包了工程的人,他们是需要匠人,需要人干活,那么因为不是朝廷的征召,而是私人的招募,所以承包的人需要给招募的民夫工钱和食宿,如此一来,百姓反而可以通过在工程中出卖劳力来换取收获,就增加了百姓的收入。其三,通过将工程外包,可以分担朝廷的事务,朝廷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的地方去,也不会影响工程的营建。其四,朝廷将工程承包出去,被私人包下来,他要招募民夫,给民夫付了钱,民夫得到钱财,手里有了余钱,会去买来自己需要的东西,还有采买材料,而贩卖那些材料的人得了钱财,又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一层一层的,大家都买来卖出的,这个市场就活跃起来了,这叫刺激消费,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长久看来,当商业繁荣到了一定程度,陛下就可以提高商业的税收,国家就会获得财富。”
李世民听了夏鸿升的话,笑了笑,说道:“照夏卿所言,哪里会有这么傻的商人。包下来朝廷的营建。自己垫钱招募民夫,自己买材料,自己修建,那还有个什么赚头?再者说了。商人逐利,到最后建成了,问朝廷大开其口,又该若何?”
“所以微臣在报告里面写了,充分利用工程预算和造价等手段。防止遇到奸商,狮子大开口。”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
“工程预算?造价?”李世民对这些新颖的名词很好奇,重复了一遍,问道:“这又是什么?”
“所谓工程预算,就是对建设工程的消耗事先加以计算,提前预计算出完成一项营造工程,全部所需要的消耗,然后据此来安排是否要进行营造,根据预算来做事。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好比微臣想要在东市办一家书屋,专做读书、租书、卖书之用,为了这个,微臣先要买下一处店铺,又需要改建,又需要进书……等等等等,微臣就提前按照市价算一算,盘下来店面要多少钱,改建要多少钱……将一切算了下来之后,比方说微臣得出了需要三万贯的预算。若是微臣一看自己有这三万贯。好,就可以做了,若是没有,或者若是别的地方也要用这笔预算。且更加急迫,微臣就先不做。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预算。其实不只是工程,在国家的财务方面也可以预算,比如今年朝廷要做多少事情,这些事情要消耗多少,做出个预算来。提前心里有个底,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情。”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个预算的办法十分不错。若是朝廷所有的工程都能够有一个预算,提前按照预算准备好,那就不会出现在工程进行当中物料不够,又或者是费用不够的意外了。朝臣对工程所需的费用,也有了了解,可以监督有人从中获取私利——好,这个法子很好!你继续说,那造价又是什么?”
“造价,其实跟预算差不离,不过用的地方不一样。”夏鸿升实际上对于预算造价之类的东西也不是特别清楚,属于一知半解,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所理解的东西来:“比方说微臣想要盖房子吧,盖房子之前,微臣得准备好钱财啊。所以就去市场上看看,这盖房子的匠人要多少工钱,要用多少水泥,花费多少价钱,要用多少木材,花费多少价钱,要用多少土地,花费多少价钱……这么一样样的根据市场上的价钱算下来,最后得出来一个总数来,就是改成这间屋子所需要的总价钱了。根据这个总价钱准备好,微臣就可以看看哪个愿意承包下来盖房子的人出的价钱最接近这个,房子就交给他来盖。中间的过程,他给微臣报的价钱,微臣通过之前的造价,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多问微臣要,他要的价钱值不值。”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在准备将某一处营造工程的承包出去的时候,先进行一个造价,看看这样工程值多少钱财,根据这个钱财去选定一个想要承包这个工程的人。”
“是!”夏鸿升躬身说道:“工部可以公开来招标,把想要营造的工程公布出去,然后想要承包的人也自己做出一个造价来,他们的造价肯定是要比朝廷的造价高出一些的,因为他们要盈利。朝廷就可以根据他们的造价,从中挑选承包者了。”
李世民低头不再言语,而是开始又一遍将夏鸿升的报告从头看起来,这一次明显看的要仔细和认真的多。夏鸿升在报告上面写的十分详细,连这种方式运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弊病和问题也一并列举了出来,同时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这就是夏鸿升的聪明之处了,他从来不向李老二隐瞒某种建议的弊病,而是辩证的,全面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