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谁为《兰亭集》作序(1 / 2)

王羲之等人自然不知道唐豆这一首桃花诗同样也是剽窃来的,他们认为这一首桃花诗已经将唐豆心中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有几个打算招揽唐豆的人也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既然唐豆无心仕途,那又何必勉强?

像这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交往下去做一个知交好友也是不错的选择。

闲来花前饮酒、月下对歌,岂不同样也是快哉?

原本王羲之也有招徕唐豆的打算,毕竟今天的兰亭之会是他发起的,唐豆不请自来,王羲之以为唐豆本就是投奔他而来。

唐豆咏出陋室铭的时候,王羲之原本还以为唐豆是自恃清高,或者是待价而沽,可是当唐豆写出陋室铭的时候,王羲之就知道自己恐怕是猜错了。

能写出这样一手好书法的人,若想入仕,必定会有不少名门显贵愿意接纳,而唐豆迄今籍籍无名,那只能说明他是一个隐士一般的人物。

如今唐豆桃花诗一出,满座皆惊。

而王羲之更是如遭雷击一般。

一直以来,书法别树一帜、自成一体,向来就是王羲之最为得意之处,别人追捧他为书圣,当世书法无人能及。

王羲之嘴上谦虚,心中却是颇为得意,同样的,他也认为自己的书法当世无人能出其右。

可是眼前的唐豆,在书写第一首陋室铭的时候,其书法就已经与自己不相上下,而今唐豆更是洋洋洒洒写出了这首桃花诗,书法自成一家,已登大成之境,就连王羲之也自叹不如。

书法大成,说起来简单,可是真正想要达到这一步谈何容易。

王羲之宅中有洗墨池,洗墨池呈椭圆形,长一丈六尺,深二尺七寸,池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溢,王羲之练习书法之后就在这个池中洗刷毛笔砚台,历经无数寒暑,池中碧水变成墨色,由此可见王羲之习字之刻苦艰辛,可是就算如此,王羲之的书法依旧差一线之隔而未臻大成之境。

而如今,他面前这个从天而降的唐豆竟然年纪轻轻已经领悟到了书法的真谛,这令王羲之又羞又愧,又有一些嫉妒,更多的是那种无力的挫败感。

此时兰亭集会的气氛已经被烘托了起来,在美酒衬托之下,一首首诗文从各位名流的笔下脱颖而出。

谢安得诗两首,一首四言、一首五言,同时也在诗中表达出了跟唐豆同样的淡薄名利纵情山水之意。

司徒左西属谢万、左司马孙绰、行参军徐丰之、馀姚令孙统、王凝之、王肃之、王彬之、王徽之、陈郡袁峤之各得诗两首。

散骑常侍郗昙、前参军王丰之、前上虞令华茂、颖川庾友、镇军司马虞说、群功曹魏滂、群五官佐谢绎、颖川庾蕴、前中军参军孙嗣、行参军曹茂之、徐州西平曹华、荥杨桓伟、王元之、王蕴之、王涣之各得诗一首。

此时的众人差不多都有了三四分酒意,而唐豆更是不堪,在众人劝酒之下,现在已经有了六七分酒意,基本上已经是处于半醉半醒之间了。

而王羲之心中百感交集,独酌了几大杯,基本上已经是醉了。

这时谢安将众人书写的诗篇收集在一起,细数了一遍,哈哈笑着宣布:“诸位好友,今日雅会共得诗文三十九首,我看不如就把这三十九首诗文汇编成集如何?”

醉醺醺的唐豆眼前一亮,兰亭集要出炉了。

唐豆偷偷咧了一下嘴,历史上的兰亭集只收录了三十七首诗词,如今谢安宣布为三十九首,那自然是将自己剽窃的陋室铭和桃花诗也收录其中了。

这一回可玩的有些过火了,兰亭集中有了自己的名字和自己剽窃的两首诗,不知道传到后世会是如何。

众人听到谢安的提议,轰然叫好,孙绰笑道:“你我今日兰亭相聚,得此佳文汇编成集,我看不如就叫兰亭集好了。”

“对,正该叫兰亭集。”众人纷纷附和。

唐豆咧着嘴也随声附和着,兰亭集问世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该新鲜出炉了,至于兰亭集中收录的陋室铭和桃花诗唉,管它呢,走一步看一步,兰亭集之所以出名,并非是因为它里面收录的诗词有多么著名,而是因为王羲之题写的兰亭集序,只要兰亭集序还是原汁原味,陋室铭和桃花诗的事情总是有办法可以解决的。

等到人们安静了一些,孙绰笑着说道:“诗文既然成集,自当有序,我提议,就由逸少为兰亭集作序如何?”

王羲之是兰亭集会的发起人,孙绰提议由他作序恰如其分,自然得到众人的响应。

作序是有讲究的,序是一本书的导读,作者一般都是要找名气比自己大的人为自己的书作序,兰亭集是一本合集,人们自然也会推举合集中名气最高的人为合集作序,这个人自然是非王羲之莫属。

在众人的盛情邀请之下,醉醺醺的王羲之脚步踉跄的排众而出,摇晃着走到唐豆面前,哈哈笑着拍了拍唐豆,转身大声说道:“今日之会,好友云集,更有子豆诗文皆妙不可言,书法更是令逸少望其项背而不如。我提议,这个序当由子豆来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