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傅府拜师(1 / 2)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2255 字 2017-05-12

傅玄恭迎刘胤入府,揖礼道:“大司马光临寒舍,令舍下是蓬壁生辉,不知大司马此来,所为何事?”

刘胤摒退左右,微微一笑道:“犬子刘征,年方八岁,正是启蒙之时,某欲为其觅一良师,素闻先生学识渊博,贯通今古,所以特府拜会,请先生不吝赐教。”

傅玄俯身拜道:“蒙大司马如此器重,诚是感激,只是老朽才疏学浅,恐贻误令郎,方今洛阳城中,比老朽才高者,比比皆是,还请大司马另觅良师。”

刘胤含笑道:“比先生才学高者,确有其人,但比先生刚直严峻者,却未必有之,俗语道,严师出高徒,犬子顽劣,非得先生这般严师所不能教也,今日在下携犬子登门,一心求教,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傅玄看刘胤确实是诚心拜师,便也不好再推托,当下便应允了。其实从傅玄的内心深处,还是愿意同刘胤结交的,现在刘胤身为蜀汉大司马,权势滔天,想要巴结的趋之若鹜,傅玄虽然不是那种阿谀奉承的小人,但身在仕途,他也不能不为自己的前途做考虑。

现在是刘胤登门为其子求师,傅玄自然也不好拒绝,当下刘胤吩咐下人奉上六礼束修来。六礼束修是古时拜师的拜师礼,包括芹菜、莲子、红豆、桂圆、枣子、肉干六样礼品,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意在“功德圆满”,而干瘦肉条则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作为拜师礼的束修则是在孔子时代就流传了下来,当时孔子收学生,需要十条腊肉,这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以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以刘胤的身份,当然拿得出更重的礼物,但如果馈之以重礼,反而是有辱傅玄的,所以刘胤此次前来,也仅仅准备了一般的六道礼物,而没有拿更多的更贵重的礼物来。

这六礼束修只是有一种象征意义,但却是一种尊师重道的表现,傅玄自然是坦然而受,并接受了刘征的叩拜之礼,喝过弟子奉上了茶,这拜师的仪式便告一段落了。

顺利地完成拜师之后,约定好何时上门施教,刘胤便告辞离去。对于傅玄的人品,刘胤自然是放一百二十个心,既然他已经答应了,那他肯定会倾其所学来教刘征的,刘征得此良师,必然会给他的人生之旅带来不同凡响的改变。

刘胤一直忙于征战,就算是打下了洛阳,也未必就代表天下太平,现在虎牢关以东,晋国的残余势力依然盘距着,并且同东吴相互勾结,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洛阳的安全,刘胤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兵出虎牢关,平定关东之地,彻底地解决关东三王的威胁。

当然更远景的目标还有灭吴,只有消灭东吴,才能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所以接下来时间,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刘胤根本就无瑕顾及儿子的成长,青儿虽然疼爱儿子,但她的教育方法刘胤却也不敢苟同,刘胤相信,从他这一代手中,便可以完成天下一统的目标,将来天下太平,百废待兴,所缺的并不是征战天下的武将,而是治国理政的人才,现在对刘征的培养,就是希望他将来可以成为辅政理政的国之栋梁。

傅玄的学识、人品都是无可挑剔的,其严谨的作风严峻的态度,更让刘胤大为欣赏,严师必出高徒,刘胤希望在傅玄的教导之下,刘征可以学得到他一辈子都享用不尽的才学,未来的人生之路刘胤虽然没法为儿子设定,但让儿子赢在起跑线上,却是刘胤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到大司马府,刘胤告诉了青儿傅玄已经同意担任刘征的老师了,便从明日起,他便会到大司马府来施教,青儿也十分欣喜,表示接下来的事,便由她来安排,刘胤事务繁忙,就不用在这件事上费心了。

有如此贤内助,刘胤自然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刘胤的更多心思,还是放在朝中军中的,每日政务繁忙,家中之事他自然是多有不及之处。

刘禅患病,无法上朝,但这并不影响蜀汉政治机器的运转,尤其是此次尚书台的三位录尚书事齐聚洛阳之后,许多的政令便可以畅行无阻。

在蜀汉朝廷迁来洛阳之前,整个洛阳的防务是由刘胤和姜维共同负责的,刘胤负责洛阳北半城,姜维负责洛阳南半城,至于皇宫之中,则是由北地王刘谌的亲卫部队来临时驻防。

刘谌的亲卫部队人数并不太多,也只能是勉强地守卫住皇宫大内,诺大的京城,还得由刘胤和姜维的野战部队来驻防。

朝廷迁来洛阳之后,第一时间便用羽林军和虎贲军替换了刘谌的亲卫部队,接管了洛阳皇宫的防务。

不过羽林军和虎贲军人数众多,仅仅是驻守一个皇宫,自然不需要如此多的禁军,而洛阳南城和北城之中,分别驻扎着大量的野战部队,这让洛阳城防设置重复,兵满为患。

针对这种情况,尚书令霍弋提出了将野战部队全部迁出洛阳,由羽林军和虎贲军全面接管洛阳城防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