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姜维的雄心(1 / 2)

最后的三国 风之清扬 2235 字 2016-12-04

重回汉中,已经是整整十年之后了,姜维重新踏上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不禁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做为曾经的北伐基地,姜维对汉中的熟悉程度可以用了若指掌来形容,从诸葛亮时代起,汉中就承载着蜀汉人光复中原匡扶汉室的梦想,他们从这儿起飞,一次次地翻越天堑一般的秦岭,执着地将热血洒在了前进的征途之中。当年青涩的少年,如今已经成为了白发皓首的老者,但心中的那份执念,却没有同流逝的岁月那样轻易地流逝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用他的行动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含义,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他六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永远地激励着每一位蜀汉人前仆后继。

如果没有诸葛亮当年的坚持,也许蜀汉政权早已经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而绝对不会再有今时今日那席卷天下的盛迹。

做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当姜维接到权仗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自己不会再安逸地渡过一生了,十一次北伐中原,姜维在短短的十余年中就十余次地对魏用兵,其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斗志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随着姜维“敛兵聚谷”计划的失败,他被迫从汉中退守剑阁,从那时起,姜维就再没有踏上过汉中的土地了,包括几年前的汉中光复,姜维一直忙于蜀中的战事,始终也未尝顾及到汉中这一块。

如今重临汉中,让姜维那一颗绝望而濒死的心又重新地燃起了熊熊之火,兴复汉室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再一次地被引燃,而这一次,距离的他梦想,是真正的触手可及。

当年刘胤绕道大雪山,袭取关陇,天下人在惊呼之余,都直叹刘胤是气运加身,运气好到爆棚,毕竟关陇之地乃是蜀汉几代人都不曾染指的禁地,居然就被刘胤轻易地拿下了,一个简单的趁虚而入,豪取了八百里秦川之地。

但刘胤随后用他自己实力,证明了北伐的成功,绝对不仅仅是运气那么简单,辗转并州,进军冀州,将蜀汉的旗帜,一直插到了渤海之滨,这跨越万里的征程,又岂是运气二个字就能解释了的吗?

姜维的心情其实是很复杂的,做为蜀汉王朝的军事最高统帅,这样的功绩与他没有半文钱的关系,多少让姜维有些尴尬,很可能有人会说,你姜维穷尽毕生之力都无法实现的目标被人家在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那毫无疑问证明了一点,就是你姜维不行!

人越老,就越容易陷入到偏执和固执之中,姜维也不例外。

一方面姜维对刘胤的拓疆开土表示极大的欢迎,刘胤的成功,是几辈蜀汉人梦寐以求的事,这一点无疑是每一个蜀汉人都值得光荣的事,但另一方面,姜维从内心之中,还是有着一丝迫切之色,这原本该是他的高光时刻,却被刘胤抢了风头,让长期以后一直高居大将军之位的姜维如感芒刺在背。

他要挽回颜面,就必须要拿出拿得出手的功绩来,而这一次发生晋国内部的襄阳之战,无疑让姜维看到了希望。

钟会撤出益州之后,就在荆州襄阳发动了叛乱,杀掉了晋国扶风王司马亮,自立为魏兴王,打着光复魏国的旗号,盘距于荆州,与司马晋展开对抗。

蜀国北伐的通道已经打开,如果姜维从北面进军的话,那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姜维的目光,便锁定在了盘距在襄阳和上庸的钟会身上。

不过钟会也不是那么好对付,这几年来,钟会一直疯狂地扩军备战,一度将兵力扩张到了十八万人,一块弹丸之地竟然可以养得活十八万军队,听起来都有些玄乎,除非钟会得把这块土地上的价值都榨干了,否则他不可能维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

想当初,蜀军倾尽天府之国一国的实力,才勉强地可以维持十几万人的军队,钟会一昧地穷兵黩武,姜维清楚,他离败亡之日不远了。

钟会的能力姜维倒也是较佩服的,这么多年来的交手经历,钟会也确实配得上是他的对手,不过钟会的野心却也是他的一个致命伤,一个总想把大海装到碗里的人,他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成功的。

在没有胜算的时候,姜维选择了隐忍,他只有默默地等待机会,要么不鸣,鸣必惊人。

而姜维的等待也没有太久,司马炎除掉钟会的决心似乎比什么都要大,匈奴之乱刚刚平息,冀州之地烽烟又起,但司马炎还是一意孤行地发动了南线战役,试图一举灭掉钟会。

荆州刀兵骤起,正是姜维的最好机会,他不顾年迈体弱,竭力地向刘禅请旨出征,于十年之后重临汉中故地。

汉中山河依旧,却已经是物事人非。蒋斌、王舍、柳隐具到姜维帐前,参拜大将军,同时也向姜维进行述职。

姜维将三将召至麾下,领兵东出汉中,在黄金扎下大营,静观荆州晋军动向,随时准备出征。

但钟会手下大将夏侯咸的突然求见却让姜维有些诧异,这个时候钟会派出使者出现在了汉中,似乎是别有用意。

以钟会的实力,是不足以和晋国朝廷相抗衡的,如果钟会想在荆州站稳脚跟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