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恭恭敬敬的叩行礼之后,满桂给前来传旨的太监塞了个红包,然后满面堆笑的说道,“还请在帐中公公稍坐,末将前去收拾一番就随公公进京入宫拜见陛下。”
“嗯,还请满将军快些,陛下刚从津门回来就召见满将军,由此可见陛下对将军可是十分看重的。”看在银子的份上,太监的态度也宽容了不少。
“多谢公公提点,末将铭记在心。”满桂又说了几句好话,方才退出帐外,这些也是他的幕僚教他的,要不然以满桂粗豪的性子怕是做不出这般举动来,出来之后满桂并没有急着收拾东西,而是来到另一座帐篷之中,和他的亲信们聚在一起商议对策,“不知陛下此次召我入宫,究竟有何要事,本将又该如何奏对?”先前关宁军和东江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李悠收复了,满桂当然会担心他的宣大军。
“东主,先前陛下前来大同之时,对东主多有抚慰,还如实放了粮饷,由此可见陛下对东主还是颇具信任的。”一名幕僚出言劝解道,“以学生来看,如今关宁军众将悉数被斩,东江镇的陈继盛、毛承禄等人资历不足,陛下此次召将军入京,定然是要重用的。”
“正是,自陛下登基以来,朝廷文贵武贱的格局大有松动,卢象升竟然狠得下心来弃文从武,由此可见一斑。”这名幕僚的心情倒是颇为复杂,一方面自家东主的地位提升对他来说当然是大有好处的,可另外一方面,他怎么说也是读书人出身,虽说考不中进士只能来到满桂麾下赞画军务,可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武人和文官平起平坐,一路行来那些地方官再也不敢对满桂轻言呵斥,他这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此次入京,将军定能再进一步,只不过”第三名幕僚也对满桂的个人前途十分看好,但他却有另外的担忧,“学生观陛下处置关宁军与东江镇的手段,怕是要重拾戚帅当年曾经向朝廷进献的方案,将军手下这些家丁怕是保不住了。”
“哦?此事究竟何解?”满桂的功名乃是一刀一枪厮杀出来的,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对于这些典故自然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他出言问道。
“戚帅在镇守蓟镇时曾向太岳相公上书,建议朝廷九边的兵马分批次到蓟镇接受训练,以保证各边镇士兵的战力;戚帅练兵之术天下无双,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朝廷诸公却害怕戚帅因此做大,再加上调兵练兵耗费众多,朝廷自然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而与其同时李成梁在辽东编练了八千家丁,借此横扫辽东无人能敌,相较于戚帅的方案,李帅养家丁的办法确实省了不少钱,所以朝廷就驳回了戚帅的建议,采纳了李帅的方案,如此才有了各个边镇将领都纷纷克扣军饷,用来培养家丁的事情。”这名幕僚将此事解释了一遍。
“可区区几名家丁终究不能和大军想必,所以自此以后我大明各边镇逐渐衰弱,而家丁因为乃是各个将官的立身之基,又都是花了大量的银子堆起来的,谁肯将其损耗殆尽?所以每逢战起,若是敌军不堪一击倒也罢了,每到战事僵持之际,这些人大都舍不得将自己的家丁砸进去,如此以来如何能打得赢仗?”像满桂这么实诚的将官毕竟是少数,大明军中还是以关宁军这般习惯性保存实力的居多。
“所以陛下在收服关宁军与东江镇之后,立刻就解散了家丁,重新核实兵员,进行统一训练,这行的却是戚帅当年的手段。”幕僚揭晓了谜底,“而如今天下各军之中,除了关宁军就属将军的宣大军善战,陛下此次召将军入京,怕是要仿照关宁军的例子,收走家丁,重新编练宣大军了。”
如果是以前,或许他们还可以一张自己的实力对这样的决定推三阻四,可是现在京营的实力已经远远胜过各边镇的实力,再加上有关宁军和东江镇的例子在前,谁敢不答应?所以眼见满桂似乎心有不甘,幕僚连忙劝道,“将军为国戍边,屡建战功,陛下不会忘记将军的功劳,就算没了这些家丁,陛下也会厚待将军。”
这样一来也可以给其他边镇诸如秦军等树立一个榜样,只要你们听话,就少不了荣华富贵,以此来减轻各个边镇的抵抗,满桂如果能够顺应陛下的意思,肯定少不了好处。
“只是这些家丁跟随本将征战多年,若是就这么舍下他们,本将本将有些不忍啊。”满桂一脸的纠结,他固然关心自己的前途,却也不愿意丢了义气。
“将军,若是你舍不下他们才是害了他们,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大明的士兵,试想若是让陛下以为他们听从将军的号令更甚于朝廷的旨意,陛下该如何想?”幕僚连忙警告满桂,“另外据学生所闻,东江镇陈继盛和毛承禄的那些家丁到了关宁军中之后,因为武艺出众打斗得了不错的前程,卢象升并未因此另眼看待;他们留在将军手下最多不过是个家丁,若是放到其他边镇,说不定将来还能当上将军,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将军,来传旨的公公又催了,问您什么时候才能启程。”朕纠结间,一名亲兵进来汇报道,众人这时才觉,原来就他们说话的功夫,已经过去了颇长的时间,现在满桂也该进京去拜见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