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礼部尚书(1 / 2)

齐会之的文名几乎胜过了除了周寿之外的所有嘉州官员,放眼天下也没有多少人能堪匹敌,所以等他的车队到了嘉州城外的时候,朝中的文官、大学堂中的教师学子以及闻讯赶来嘉州参加恩科考试的考生纷纷前往城外十里处迎接,乍一看去,竟然比李悠当初率领大军得胜回朝时还要热闹几分。

“当初太尉大人得胜回朝怕也没有这般风光吧?看来这功名富贵还得从圣贤书中去寻。”有儒生洗去了数年来的压抑,自从福王移驾嘉州之后,他们这些钻研经义的儒生渐渐风光不再,被算学、格致诸杂科学子抢去了风头,现在看到齐会之受到的这般待遇,他们又从新燃起了希望,或许等齐大人进入朝堂之后就会恢复到以前那般模样吧?

“齐大人来的正是时候啊,以齐大人的文名,今科主考舍他其谁?我等儒生终有出头之日了。”齐会之此前在伪楚礼部任职,如果步入朝堂大概也会留在礼部,那么他担任主考官的几率就大了,周寿虽然资历更深,但是碍于和李悠的关系一向不参与这些事情。

“我等如今总算是有主心骨了。”一群朝廷官员也凑到一堆小声的商议着,此前他们虽然对李悠的新政颇有不瞒,可是碍于无人领头只能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如何能抵御姚广孝、范蠡、李令月、王机等人的攻击,拉拢分化、各个击破很容易就推动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现在齐会之来了可就不一样了,以他的威望必能团结众人共同抵御李悠的攻击,当然,如果能将资历更深的王逊拉入其中就更好了。

“太尉大人得胜还朝没见他们这般高兴,去岁嘉州粮食丰收没见他们这般高兴,煤球炉子进入嘉州各家各户,去年冬天冻死的百姓少了一大半也没见他们这般高兴,怎么如今一个委身伪楚的降官来了,他们却高兴成这样?”前来维持秩序的嘉州军军官忍不住摇头。

“听说这位齐大人的字是天下有数的,文章也是写的极好。”有人稍微了解点齐会之的出身,因此出言解释道。

“字写得好能填饱肚子?听说当年杨介夫也是写的一手好字,结果连京城都丢了;还有那些在京城向北虏屈膝投降的文官,那个不是写得一手好文章?”奈何说话那人却是一个粗俗之辈,丝毫没有觉得齐会之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齐会之的车队出现在前方,众人蜂拥迎了上去,他们各怀鬼胎纷纷想在齐会之面前留下点印象,这些士兵竭尽全力方才勉强维持住秩序。

齐会之并未停留太久,出来感谢一番之后就又重新登上马车,进入嘉州来到一家老字号客栈投宿,待沐浴更衣过后前往姚广孝的府上投上拜帖,这一举动引起了人们的诸多疑惑,为何先要找姚广孝?按道理说难道不是去周寿、王逊乃至钱飒府上拜访更好么?

经过一番分析,终于有人琢磨出了齐会之的用意,如今姚广孝以参知政事的头衔主管吏部,此前那些从北边逃往嘉州的官员都先要去吏部报道,齐会之此举是不想给人留下口舌,随即众人都感到遗憾,如此看来这位齐大人在朝廷做出决定之前是不打算见客了。

这位齐大人在姚广孝府上聊了近两个时辰方才离去;稍后,齐会之南逃的经过也渐渐流传开来,据说他是借口带领全家去京城外的寺庙祈福才得以出城,出城之后突然动手杀了许时雍安插在他身边的皇城司探子方才得以逃脱,其后日夜兼程、饱经磨难终于到了都畿道,一路上可谓是惊心动魄之极,又给他增添了几分光彩。

第二日的朝会上就有人按捺不住寂寞问起了齐会之的安排,“齐大人如此忠心实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兼之齐大人乃是一代名儒,身负天下众望,朝廷理应厚加赏赐以示嘉奖。”

“可齐大人毕竟在伪楚担任了这么久的高官,若是贸然委以重任,恐怕......”吏部任职的王机稍有迟疑,他总觉得齐会之这次南逃充满了疑点。

“齐大人并非是顾惜自身、贪恋富贵,而是留待有用之身重兴大魏。”现在齐会之南逃真相的传言已经传开,对于在许时雍手下任职也有了解释,“慷慨赴死固然痛快,但忍辱负重更加难得,齐大人在许时雍手下保全了京城诸多百姓,实乃善莫大焉。”

这齐会之还是有些节操的,他阻止了许时雍、耶鲁翰等人不少压榨百姓的政策,的确造福了不少伪楚治下的百姓,这些稍一打听就能知道,不管是王机还是范蠡,都不能在这点上指责齐会之。

“此前南下的读书人中,也有不少参加了北虏的科考,担任过北虏、伪楚官职之人,不都按照能力一一分派职位了么?为何到了齐大人这里如此纠结?莫不是诸公觉得齐大人官职过高、威望过盛,怕齐大人入朝之后取代了自己?”争执半天,终于有人开始挑起攻击了。

此言一出,反对之声为之一滞,接下来要是再行反驳恐怕就会被人以为自己贪恋富贵了;周寿的反应尤其过甚,他缓缓走出朝列,“老臣年事已高,精力逐渐不济,实不宜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如今齐大人南下,老臣再无牵挂,还请由齐大人接替老臣担任礼部尚书一职,让老臣安心回家休养吧。”

周寿的话刚说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