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军队进行了多年的操练。
对于那些朝鲜士兵而言,这可是报了四十年前倭人侵略大仇的最好机会,同时也是立下战功的时刻。
明军水师的陆战部队虽然有不少,但都被李宏宇安置在了南洋,适合南洋环境的作战,而朝鲜距离倭国很近对倭国的地理和气候更加熟悉,这样一来能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在江户湾登陆后,明军的陆战部队没有停留径直杀向了江户城,将尚未来得及逃走的德川家启堵在了城里。
李宏宇和山下樱子在重兵的护送下抵达了江户城外,向城里射进了让德川幕府投降的书信,他将确保幕府和城里百姓的安全。
不过,德川幕府拒绝了李宏宇的好意,认为本州各藩会很快前来救援,届时将把明军赶走。
李宏宇自然不会给德川幕府这个机会,在其拒绝投降后下令攻城,出乎江户城守军的意料,明军并不是使用的攻城器械,而是在城外架起了许多火炮,冲着江户城的城墙就是一通猛轰。
由于开销太大,倭国不会像大明那样建造把居民区包括在内的城池,通常就是建造一座碉堡似的天守阁,供藩主们居住和生活。
江湖城虽然有城墙但并不坚固,因此经不住明军火炮的轰击很快就多处坍塌,早已经跃跃欲试的明军在炮击停止后立刻举着手里的兵器,呐喊着从缺口冲进了城里,使得江户城立刻笼罩在了一股血雨腥风里,不少百姓为此糟了殃。
李宏宇对这种事情无能为例,唯有在心里暗自同情那些被杀的平民,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要想做到爱护帝国百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江户城城墙被攻破后,整个江户城很快就被明军掌控,进而包围了天守阁和本丸御殿。
天守阁住的是德川幕府的历代将军,由坚硬的岩石堆砌而成,非常坚固,至于本丸御殿就是妃嫔们生活的场所,最有名的地方就是大奥。
相对于天守阁的坚固,本丸御殿的防守就要薄弱许多,只能靠城墙来防御。
德川幕府毕竟是倭国的统治者,故而李宏宇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出格,因此这才没有下令进攻天守阁和本丸御殿。
虽然天守阁易守难攻,但面对拥有精良火器的明军还是无法支撑多久,明军先前开炮轰塌了江户城城墙一事已经使得德川家启对此心知肚明。
李宏宇这次派出了使者,进入天守阁劝降德川家启,现在摆在德川家启面前的唯有投降一条路,否则明军肯定会发动进攻,届时本丸御殿里的人将难逃一死。
经过谈判,德川家启在李宏宇确保倭国百姓安全的许诺下,最终选择了投降,打开天守阁的大门步行而出谢罪。
随着德川家启的投降,德川幕府正式落下了帷幕,倭国处于了一盘散沙的局面。
李宏宇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招降倭国各地的大名,对那些不肯投降的大名发动武力进攻。
由于本州、四国和北海道三大岛藩主的主力兵力已经被抽调到九州岛,故而随着德川家启的投降,不少大名迫于明军的军事压力选择投降,还有一部分则负隅顽抗,结果一场战火难以避免。
李宏宇攻下江户城并且逼降了德川家启的消息传到九州岛的倭军那里的时候,立刻引发了一阵巨大的骚动,谁也没想到李宏宇竟然釜底抽薪直接灭了德川幕府。
此时此刻,九州岛的倭军最期望的事情就是跟明军进行决战,可李宏宇岂会满足他们这个愿望,下令水师围而不攻,这样下去的话倭军的粮草供应将会变得紧张,必将不战自溃。
由于无法跟明军决战,又不能赶回救援,那些来自北海道、本州和四国岛的倭军将领们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人私下里开始练习明军商量投降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家人都在明军的控制下哪里还有交战的心思。
李宏宇使用了调虎离山和擒贼擒王两计,一下子就击碎了倭军抵抗的意志,被后世之人奉为战争的经典战术,逼得倭军有力使不出。
虽然成功迫使德川家启投降,但李宏宇很清楚,如果要想真正掌握倭国的话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治理将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花费时间来使得倭国融入到中华文化中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