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解元,湖广距辽东千里之遥,你为何对辽东的战事如此关心?”
吴亮嗣见李宏宇提到了“平辽策”,于是有些狐疑地望着他问道,这是萦绕在他心头的一个疑团,在他看来此事与李宏宇八竿子也打不着。
“回大人,学生先前也不知辽东的事情,学生所在的江口县知县关注辽东的事务,因此学生才对其有所了解。”李宏宇早有准备,因此有条不紊地回道,不动声色地把陈裕推出来顶在了前面。
“江口县知县?”吴亮嗣闻言眉头微微一蹙,随后苏展开来,点了点头后向李宏宇说道,“陈知县与万知县是好友,一直对辽东之事颇为关注,怪不得你会写下这篇‘平辽策’了。”
“万知县?”李宏宇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人,脸上浮现出狐疑的神色,不知这个万知县是何许人。
“万知县本名万宗,与你们陈知县一样是万四十一年葵丑科进士,辽东都司军户出身,现在在贵州担任知县。”
吴亮嗣知道李宏宇不清楚他说的万知县是什么人,于是开口解释道,“你们陈知县如此关心辽东的事情,就是受到万知县的影响。”
“辽东都司现在还能出进士?”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怪不得陈裕对辽东军务如此上心,肯定是因为万宗的关系了,随后想起了什么,一脸意外地望着吴亮嗣。
辽东都司在万年间已经衰败得异常厉害,地盘缩减了许多,否则的话女真人也不会趁机崛起了,由于辽东天寒地冻故而学风凋零,因此辽东都司的举人要想中进士可谓难上加难。
毕竟整个北卷的进士名额只有百分之三十五,也就一百来个人,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和山西的举子相比,辽东都司的举子本来就少得可怜,因此在会试里可谓没有任何胜算。
所以,李宏宇对辽东都司出进士一事感到非常诧异,这种现象现在可异常罕见。
“近几十年来,万宗是辽东都司出的唯一一个进士。”吴亮嗣知道李宏宇在想什么,微微颔首后解释道,说实话对于万宗能考中进士朝中很多官员都感到意外。
不过,因为万宗当时的殿试成绩是三甲末尾,故而未能留在京城,到贵州担任知县去了。
“唉,恐怕万知县是大明最后一个辽东出身的进士。”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神色变得黯然,明年明军萨尔浒一败,辽东都司的治所辽阳城将被后金攻占,届时辽东都司将灰飞烟灭,至明终再也未能恢复。
“李解元,何出此言?”吴亮嗣闻言顿时就是一怔,有些惊讶地望着李宏宇,不知李宏宇为何会有这种奇怪的念头。
“吴大人,您觉得辽东的官军会如何对付那些女真人?”李宏宇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吴亮嗣问道。
“当然是全力进剿了。”吴亮嗣闻言想也不想地回答,堂堂大明岂会任由小小的后金为祸辽东?
“大人是否熟悉杨经略?”李宏宇迟疑了一下,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他口中的杨侍郎指的是辽东经略杨镐。
杨镐进士出身,曾经担任过右佥都御史一职,在三大征的援朝抗倭之战中经略援朝军务。
明军在蔚山被倭军击败后,杨镐隐瞒败讯不报,又谎报军功,被万皇帝罢职。
不过,万三十八年,杨镐被启用担任辽东巡抚,后来告老还乡。
女真人造反后迅速攻下了抚顺城,守将及一众兵士英勇战死,辽东巡抚李维翰催促总兵官张承荫前往增援,结果张承荫与副总兵颇廷相等人相继战死,一时间辽东震动。
由于杨镐熟悉辽东的军事,故而在此得以启用,挂兵部右侍郎衔担任辽东经略,总掌辽东平叛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的官职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设置,那就是“加衔”。
加衔并不是真正的官职,只是表明获得加衔者享有所加官职的的行政待遇和行政级别而已。
以杨镐为例,他挂兵部右侍郎衔担任辽东经略,其官职是“辽东经略”,不过这是一个临时性的官职并没有行政级别,故而有了“兵部右侍郎”的加衔。
这并不是意味着杨镐就是兵部右侍郎,而是他享受与兵部右侍郎一样的官阶和行政级别。
自明帝国中期开始,六部的右侍郎就成为了一个虚职,外出巡抚、经略的京官挂右侍郎衔来威压地方官吏。
之所以这样做,与大明的内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众所周知,内阁的大学士不过是正五品的官职,这样一来不要说各部院的堂官了,就连那些堂官下属官员的级别都比大学士高。
这与内阁最开始的性质有关,内阁最开始只不过是一个秘书机构,内阁大学士官居五品,直到洪熙皇帝起才开始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宣德皇帝登基时年纪轻轻,其六部堂官都是经数朝的老臣,故而为了抗衡朝堂上那些资深厚的老臣,宣德皇帝强化了内阁的职能,依靠永乐皇帝和洪熙皇帝留下的以“三杨”为代表的近侍臣子来制衡六部,使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