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件事情中,王冲最担心的就是王忠嗣多少会参与到其中,或者明知整件事情但却默认它的发生。
如果是这样,三王之乱后圣皇震怒,恐怕王忠嗣依然避免不了上一辈子的悲剧。
不过从现在看来,王忠嗣的性格过于耿直,大皇子对他也多有忌惮,所以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疏离他了,他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大皇子的集团核心,这也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只要有这个前提,两人之间的这次会面才有意义。
“异域王,我知道你和大皇子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情,如果你约我是为了这件事情的话,恐怕是真的找错人了。我已经很久不参与到朝堂之间的事情了,就连兵部的事情我都很少插手,更不用说其他。”
王忠嗣眉头一动,似乎突然之间想明白什么,开口道。
王冲闻言一怔,立即明白王忠嗣误会了。很明显,他误以为自己来是请他调和和大皇子之间的关系,或者帮忙在大皇子面前美言的。
王冲心中苦笑,但却也没有辩解。
王忠嗣在兵法上的天赋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朝廷和政治上就远非如此了。
三王之乱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王忠嗣却还毫无所觉,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而究其原因,这和王忠嗣的兵法也很有关系,王冲曾经仔细研究过王忠嗣过往的作战风格和战力。
兵法有正有奇,有的人擅长奇兵,作战风格天马行空,不拘一格,往往能从意想不到的地方杀出,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令对手大败而归。
但有的人却擅长正兵,带领的军队恢弘浩大,气势非凡,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多的变化,但是这些人领军作战的时候,有攻有防,攻守兼备,根本不会给对方留下任何的破绽,更不用说是可乘之机。
而王忠嗣就是属于这样的正将,并且在正的方面达到了极致。
王忠嗣作战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变化,而且当对手骑兵突出,从各种意想不到的方面杀出,或以各种奇谋异策对付他的时候,王忠嗣却安稳如山,早已有了应对之策,所谓的奇兵在王忠嗣面前,反而成了致败之因。
至于正兵,在过去,也有人模仿王忠嗣摆出同样的阵容,作战方法,结果却被王忠嗣杀得丢盔卸甲、大败亏输,而和王忠嗣作战的还是当时的一代名将。
这件事情轰动一时,也成就了王忠嗣的一个传奇,成为王忠嗣身上的一个不解之谜。
以王冲现在的境界修为,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这其实是因为王忠嗣在整体以及细节方面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了对手,换而言之,王忠嗣对正兵的理解,远远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其他对手。
作为这种正兵将领,王忠嗣的性格也就可想而知。
这些念头在脑海中一掠而过,王冲很快就回过神来。
“大人误会了,王冲这次来并不是为了这个。”
王冲微微一笑,接着道。
“王冲以前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家里有三个儿子还有一个义子,有一天长子决定造反推翻家主,取代他的地位,请问大人,和长子交好的义子该如何去做,又如何自处?” 王冲只是随意一说,但是对面的王忠嗣却陡的变了脸色。
王忠嗣的身份和大唐任何的太子少保都不一样,在大唐人尽皆知,王忠嗣自幼父母双亡,他的父亲是早期名将,早期也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后来又一次陷入兵少将寡的重围之中,至死不降,力战而死,在大唐颇受人尊敬。
那时候圣皇刚刚继位不久,听说了这个事,心生怜悯,特地将王忠嗣收入宫中,收做了义子,所以王忠嗣自幼就是在宫中长大的,甚至就连忠嗣这两个字都是圣皇所赐。
王忠嗣对圣皇极为敬重,圣皇也对他视为己出,三王之乱后,王忠嗣受到贬斥最后郁郁而终,和这也有关系。
王冲提到长子、义子,又听到造反一事,分明是意有所指。特别是王忠嗣身为太子少保,在所有皇子之中确确实实和大皇子的关系是最亲密的。
王冲这番话,显然不只是一个故事这么简单。
“王爷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请明言!”
王忠嗣沉声道,神情也陡然凝重了不少。
“呵呵,大皇子身边现在多了许多陌生人,少保大人应该知道吧。”
王冲放下酒杯,并没有直接回答。
“是多了些人,不过大皇子身为嫡长子,如今又代替圣皇打理朝政,身边招募一些幕僚这也是正常的事情。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大唐也是件好事,而且殿下将来是要继承圣皇之位的,从现在开始做起这也是应有之理,难道王爷不这么认为吗?”
王忠嗣道。
“如果我告诉你,这里面其中有一个是高句丽人,从高句丽叛逃到了大唐,最后被大皇子招募到了麾下,替他打探消息,如今整个京师都是他的探子,另外,大皇子身边有一个老人,你可能已经见过,他酷爱黑袍,经常出入东宫,不过如果我告诉你,他的真实身份其